醫療常識★產後營養怎麼吃?|媽媽族 產後篇3

產後營養怎麼吃?|媽媽族 產後篇3

媽媽們在生產過程耗盡精力,產後不僅要面對寶寶照護、哺育,同時又要兼顧自己身體復原等多重問題,如何吃才能補充體力、兼顧營養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產後飲食建議以均衡攝取為第一要件,若有哺乳需求者,可增加500大卡的熱量攝取,並留意攝取足夠的水分,以幫助乳汁分泌。

 

產後營養怎麼吃?|媽媽族 產後篇3

 

產前是一人吃兩人補,但產後媽媽的營養也不容忽視!廖嘉音營養師表示,產後飲食應以均衡攝取為原則,若未計劃哺乳的媽媽可逐步恢復孕前飲食,但若有計劃哺乳者,則需適量增加熱量與營養攝取喔!

 

1. 熱量:建議哺乳媽媽每日可增加500大卡熱量,以助嬰幼兒哺育。

 

2. 蛋白質:哺乳媽每日可增加約1杯牛奶及1兩肉類,此外,小型深海魚類(如秋刀魚、鯖魚等)也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可以提升蛋白質攝取量。

 

3. 脂質:油脂的攝取是重質不重量,建議可選擇橄欖油、苦茶油,或從堅果類攝取優質油脂,以補充營養需求。

 

4. 膳食纖維:每日應攝取足夠的蔬菜、水果,亦可將白米飯改成糙米、燕麥等高纖食材,以避免便秘問題。

 

5. 水分:乳汁中有高達9成是水分,因此攝取足量水分既可幫助母體新陳代謝,亦有助乳汁分泌。若產後飲用湯品時,也要留意將浮油撈除,以免攝取過多熱量。

 

6. 礦物質:哺乳媽媽的需求量高,建議多補充吃小魚乾、傳統豆腐、乳製品等補充鈣質,並適量攝取紅肉、蛋黃、豬肝等以補充鐵質,建議也可從海帶、紫菜等食材中攝取碘。

 

7. 維生素:維生素A有助維護視力健康、B群有助穩定情緒抵抗壓力、維生素C有助維持細胞與血管健康,產後也應均衡攝取。

 

8. 利乳食材:利乳的食材包括青木瓜、豬腳、花生、雞湯、魚湯等,但前列食材的利乳效用會因人而異,建議媽媽可搭配其他食材多樣化攝取為佳;另亦可適量攝取卵磷脂,以幫助乳汁分泌。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 廖嘉音營養師

 

延伸閱讀:

【孕期營養補給建議】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104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產後營養怎麼吃?|媽媽族 產後篇3

相關推薦

紅電波適合30 ∼ 40 歲有初老症狀的輕熟齡肌,針對皮膚本身鬆弛有明顯的拉提效果,結合紅外線光波與雙極電波,精準控制治療深度於真皮層,利用能量溫和累積的方式,使真皮層溫度達到43 ∼ 45C 的溫度,搭配接觸式冷卻技術,讓人只感覺到治療部位溫熱,而無強烈疼痛感。 施打後即有立即明顯...

閱讀詳情 »

傳統麻醉  多少有風險 楊名權醫師指出,全身麻醉最大問題,就是風險較高,可經由靜脈注射及插管吸入兩種方式: 以吸入型麻醉為例,麻醉過量時會有呼吸抑制的風險,得靠機器被動給予氧氣,過程中,一旦發現血氧濃度下降時,就會有意外發生的風險。 至於靜脈型的全身麻醉,雖然不需機器被動給予氧氣,但麻醉劑...

閱讀詳情 »

人一旦生病起來,健康被消磨的速度是你無法想像的。這一年媽咪從60+kg到最後28kg,短短2至3個月就嚴重擴散,這過程的發生速度是我們完全預想不到的速度。   翻拍YvonneYee臉書下同 我想致各位家庭這封信息,尤其是各位媽媽,我知道省吃省用是好行為,但是為了健康著想,請務必不要一直把...

閱讀詳情 »

頸部可說是女性重要的部位,保養得宜顯現優雅、美麗。反之,保養再好的臉部,若頸部不能相稱,也無法加分! 蔡佳祝醫師表示,由於頸部構造特殊,分布了許多血管、神經、淋巴及腺體,隨醫療科技的進步,加上越來越多人重視此部位的保養,目前有緊膚科技與微整注射可運用,前者如:單極或雙極電波緊膚、音波拉提、紅外線、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