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男子痣凸起變大 檢查竟罹皮膚癌

男子痣凸起變大 檢查竟罹皮膚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35歲的張先生,去年六月發現後腦勺有異物突起,但他卻不以為意,直到有一天,他不慎抓傷流血,被家人發現到傷口底部呈現黑色,此時,才到醫院就診,切片結果後發現竟罹黑色素細胞瘤。

起初,在治療的過程中為切除病灶,進行了兩次大範圍的手術,但同時卻發現癌細胞已轉移至淋巴腺,因此,展開為期半年的化學治療與免疫治療,但病情沒有因為這些治療而所有改善,甚至在治療期間更數度發生休克及敗血的病危狀況,不僅讓張先生感到絕望外,也使得家人擔心不已。

皮膚癌發生病因 以過度日曬為主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100年癌症登記整體報告顯示,皮膚癌為國人常見前十大癌症第8名,平均約每3小時就有1人罹患皮膚癌,而皮膚癌發生的原因,主要有遺傳、紫外線、曬傷等其他危險因子。

此外,皮膚癌可分為黑色素細胞癌和非黑色素細胞癌兩種類型,其中黑色素細胞癌雖然僅占所有皮膚癌患者的7.8%,但它惡性高也容易轉移,患者往往僅能存活數個月,致死率相當,所以,千萬不能輕易忽視它,且根據台大醫院皮膚科朱家瑜醫師表示,黑色素細胞癌有近四分之一是由BRAF基因突變而成的,而這種基因在正常情況下,是屬於接受指令才會活動的,一旦當它突變後,自己就會不斷地釋放活動訊息產生致癌物質。

細胞癌深度若過深 恐得接受截肢

過去黑色素細胞癌治療,主要以手術、化療、放射線、藥物為主,且據朱家瑜醫師表示,在化療過程不管是好的細胞還是壞的細胞,通通都會被清除,另外,就是在皮膚癌早期時,是以切除病灶為主,但若是黑色素胞癌深度過深的話,就必須接受截肢,不然癌細胞容易轉移至淋巴結,所以,就傳統治療而言,療效算是很差的。

但現在衛福部核准一種抗BRAF基因標靶藥物,透過阻斷BRAF基因傳導路徑的方式抑制腫瘤成長,可用於治療BRAF突變陽性且無法以手術切除,或是轉移性的成人黑色素細胞癌患者,以提升反應率及存活率,只是,目前這種藥物尚未被健保局給付,一個月就得自費30萬在標靶藥物上,而且這種抗BRAF基因標靶藥物,僅適合使用在黑色素細胞癌中晚期及細胞轉移的病患上。

留意黑點黑痣五原則 有效預防皮膚癌

最後,朱家瑜醫師要提醒各位民眾,若是身上的痣或莫名出現黑點時,除了要多注意外,更要掌握住皮膚癌五不辨識方法,才能即早發現即早治療,擁有較好的恢復率及存活率,另外,外出時應盡量避開早上十點到下午三點這段時間,且外出前半小時,應塗抹防曬品,最好每3個小時補充一次,如此一來,才能做到真正有效的預防。

1)形狀不對稱

2)邊緣不規則

3)顏色不均勻

4)病灶不小,超過0.6公分,且擴張速度快

5)病灶不平且突出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陳小姐產後體重增加將近20公斤,為了回復曼妙的身材,她自行從網路搜尋減重資訊,體驗過各種極端減重飲食,剛開始減重效果奇佳,但長年體重卻像雲霄飛車起伏不定,感覺膚質變粗糙、臉色蒼白、體力衰退、健康狀況大不如前。 蛋白質攝取足夠、油脂不宜過低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營養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一名65歲女性,晨起、夜間躺下睡覺時常打噴嚏、鼻塞、流鼻水,嚴重影響睡眠。且有鼻涕倒流症狀,時常覺得喉嚨有異物感,甚至疼痛。求診中醫後,治療鼻塞、鼻水、鼻涕倒流狀況明顯改善,解決多年過敏問題,咽喉不再不適,也改善睡眠品質,白天不再昏昏欲睡。 空氣汙染、氣候濕熱 臺灣環...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一名14歲的國二男生,由家長陪同至身心科就醫。原來男學生這學期情緒不穩,表現易怒又不耐煩,連關心吃飯、洗澡都默不回應,甚至有時生氣到用力甩門,躲進房裡,在校成績直直落,上課經常趴著睡覺。針對案例的易怒情緒需先鑑別診斷,是否面臨人際學業壓力,同時排除對立性反抗症、注...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一名43職業婦女,產後兼顧工作仍全母乳哺餵,哺乳期間在左乳房摸到硬塊,以為哺乳期間是常見的乳腺炎,但硬塊持續3個月沒有消退,反而越來越大。確診乳癌後,經全身檢查後得知已轉移至肝臟及骨頭,情緒崩潰大哭,無法接受且影響食慾及睡眠,擔心2個小孩尚幼。目前先進行全身化學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