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真假!大腸鏡檢查,會穿腸剖肚?!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tsock

真假!大腸鏡檢查,會穿腸剖肚?!

臺灣人罹患大腸癌的機率為全球第一,根據數據資料顯示,每10萬人中,就有45.1人患病,平均每年新增近15,000位大腸癌患者。如此可怕的資訊,令人看了毛骨悚然,也紛紛關心起腸道的健康,定期接受糞便潛血與大腸鏡檢查。

但接受檢查前,卻常常聽人說,大腸鏡檢查很可怕,有可能會穿腸剖肚,失敗的話還要裝上人工肛門。關於此說法,可信度真的高嗎?

 

千分之三的機率

真假!大腸鏡檢查,會穿腸剖肚?!

臺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大腸鏡檢查的過程中,出現腸穿孔的機率雖然不是零,但機率極小,只有千分之三,且與檢查醫師的經驗度有關,有時是因為在切除腸道瘜肉時,切了太深所導致。

做大腸鏡檢查時,由於大部分患者都是麻醉的狀態,因此發生大腸穿孔時並不會馬上有疼痛感,但檢查後如有腹部脹痛、無法順利排氣、排便,甚至有發燒、畏寒,這時便建議回院確認,是否有腸穿孔狀況發生。

若醫師於檢查時發現有腸穿孔狀況,會立即知會外科醫師進行腹腔鏡手術做修補,清洗腹部後,住院3至5天觀察。糠榮誠醫師補充,若有穿孔但沒有明顯的腹痛或腹膜炎,可先住院、禁食並施打抗生素,3天後如果腹痛情況有改善,就能開始進食,並不需要開刀處理。

 

最容易穿孔之處:乙狀結腸

真假!大腸鏡檢查,會穿腸剖肚?!

糠榮誠醫師說明,腸道有4個彎曲的位置,做大腸鏡檢查時,直腸轉彎到乙狀結腸的部位,彎度較高,是最容易發生穿孔的地方。其他轉彎點,是左下乙狀結腸至降結腸之處、左上方降結腸轉到橫結腸的部位,以及右上方橫結腸至升結腸的地方。

根據台灣癌症防治網的數據顯示,大腸直腸癌腫瘤分布位置,降結腸以下佔70%至80%之高,其次為乙狀結腸以下佔60%至70%,直腸結腸交接處約佔了40%至50%,乙狀結腸約16%至20%。建議大腸鏡檢查時,可以全大腸鏡檢查為優先,假設在乙狀結腸鏡檢查,或糞便潛血反應檢查時,其中之一呈現陽性,健保將給付做全大腸鏡檢查。

此外,當腫瘤擴散到一定的程度時,內視鏡將無法順利通過腸道,這時可選擇以鋇劑攝影確認其他腸道健康狀況,但如果已完全阻塞無法順利排氣,且有腹脹痛的腹膜炎現象,即須立即開刀處理。

 

【延伸閱讀】

這樣吃,有效預防大腸癌

吃素、無病史,還會得大腸癌?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華航機師染疫風暴止不住,不但有機師、機師家人陸續確診,最新連供機組員休息及檢疫的諾富特飯店也有房務主管重症送加護病房,讓「催打」疫苗的腳步不得不加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9)日下午宣布,自5月3日起,開放醫護人員、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及高接觸風險第...

閱讀詳情 »

華航機師確診個案持續延燒,桃園市一名確診機師的女兒就讀蘆竹區錦興國小,該校女學生抗體呈現陽性反應、PCR檢測呈現陰性,無感染疑慮。對此,桃園市政府表示,依照規定及說明會評估,仍維持不停課。華航機師確診個案感染持續擴大,疫情蔓延至校園,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確診機師的女兒就讀蘆竹區錦興國小,篩檢...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看病拿藥、各項身份證明,甚至實名制買口罩,台灣人的生活已經少不了「健保卡」了,一旦遺失或毀損,不必慌,也不必多跑一趟!健保署提醒民眾,現在透過手機就能夠申請新卡,同時自動註銷遺失卡,線上繳完費,新的健保卡只要2到3個工作工,就幫你寄到家。 健保卡掉了,不少人都會感到焦...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男人尿尿速度慢,可能出大事!門診就有一名熟男平日尿尿速度慢,上廁所常要站個3到5分鐘,但自己不以為意,覺得站久一點也沒關係,直到近日發現尿量減少,才到醫院抽血,赫然發現腎功能竟然已惡化到逼近洗腎邊緣,禍首就是巨大的攝護腺阻塞膀胱,造成尿液無法排出。 收治病人的台北市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