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34歲日本主播小林麻央,日前因乳癌轉移下巴逝世,在花樣年華之時香消玉殞,令人唏噓、惋惜。根據2014年女性10大癌症患病報告統計,乳癌為第一名的罪魁禍首。因病程早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導致於多數人都是發現硬塊,或者感到疼痛,甚至出血或有分泌液流出時才就診,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話雖如此,難道沒有方法能提早發現,或者事先預防呢?
5個重點預防
有人說,乳癌可怕的是,不論年齡多寡、健康與否,好像一個不注意,就會自動找上門來。臺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常佑康說,日常生活中,注意下列5點,即可有效預防乳癌發生:
1.定期自我檢查及篩檢:建議20歲以上婦女每個月至少要自我檢查一次。45至69歲婦女、40至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且有家族史的女性,每2年可做1次免費的乳房X光攝影篩檢,早期發現病變。
2.鼓勵餵母乳:鼓勵婦女生育後餵半年母乳,親餵母乳或使用吸奶器協助都可以使乳腺成熟化,可以有效降低乳癌發生的機率。不過,有餵母乳不代表完全不會得乳癌,女性不可因此掉以輕心。
3.規律運動、減壓:壓力往往是各種疾病的最初來源,平常多做有氧運動增強免疫力,一星期至少3次,每次30分鐘;另外要注意長期累積的慢性壓力,需要適時找到出口減壓,曾有研究指出,常常壓抑自己的感覺、過度要求完美的性格,罹患乳癌的機率會比常人來得高。
4.避免環境賀爾蒙:45歲左右進入更年期,女性荷爾蒙大幅降低,許多女性會從飲食中做補充。但有研究指出,女性停經後補充賀爾蒙,會增加乳癌的發生率;因此建議避免食用蜂王乳、雞睪丸等動物性荷爾蒙,以減少乳癌的發生。另外,塑膠製品及餐具含有塑化劑,建議減少使用塑膠餐具,不要用塑膠袋裝熱湯熱麵,以免塑膠釋放出有毒物質。
5.避免體重過重及酒精:體重過重者脂肪組織比較多,造成身體內的女性荷爾蒙濃度較高;經研究證實,攝取酒精(即使是一小杯)則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
每月自我檢查
常佑康醫師指表示,許多人發現乳房有硬塊且帶有疼痛感時,常常十分緊張,其實通常是良性纖維腺瘤或乳腺炎,若為乳癌(惡性腫瘤),一般來說不會有疼痛的症狀,也就是無痛的硬塊反而要更注意。
20歲以上女性建議每個月至少要自我檢查一次,例如洗澡時對著鏡子觀察乳房外型、有無分泌物,觸摸乳房周圍確認是否有不尋常的硬塊;停經前可在月經周期結束一周內做,已停經或切除子宮的女性則可選擇每月固定一天檢查,若是有可疑腫塊或病灶,醫師會使用觸診、超音波檢查,加上乳房攝影予以評估,必要時以細針抽取細胞做檢測。
早期發現痊癒率近100%
若能及早發現,零期至一期的痊癒率接近99%,更是提醒著每位婦女定期篩檢、早期發現的重要性,若發現時為二期之後,腫瘤細胞很有可能已轉移到淋巴腺,治療後復發或是血液轉移的機率隨著期別增加而增加。
常佑康醫師補充,乳癌治療方法,大多會先開刀摘除腫瘤,切除後如果腫瘤大小超過一公分(有些醫院以兩公分為準,並參考其他因素如荷爾蒙接受器等),或是合併有腋下淋巴腺轉移,醫師通常會建議接受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以減少復發的風險。「全乳切除」和「部分切除加上術後輔助性放射治療」比較,存活率與復發率是一樣的,而部分切除可保有部分乳房,生活品質較好,但一定要接受術後輔助性放射治療。若腫瘤較大或合併有腋下淋巴腺轉移,即使是全乳切除,也需要加上術後輔助性放射治療,以減少復發風險。
化學治療結束後,荷爾蒙接受器(ER, PR)陽性的病人應服用抗荷爾蒙藥物五年。根據健保署的資料顯示,104年癌症醫療支出中,以標靶藥物占了最大宗,其中使用第一名的「賀癌平」,正是乳癌治療的標靶藥物,多用於「HER2」陽性乳癌患者。
HER2陽性乳癌,占所有乳癌25%至30%。常佑康醫師指出,其特性為腫瘤生長速度快,且容易轉移復發,對荷爾蒙療法容易產生抗藥性,化學治療的效果不佳,所幸賀癌平的出現,可說是乳癌治療上的一大進步,對HER2陽性乳癌病人提供有效保護。目前HER2陽性乳癌合併有腋下淋巴腺轉移的病人,健保給付為期一年的標靶藥物治療。
但是,醫療雖然持續往前進步,臺灣婦女罹患乳癌的人數反而年年攀升,國人應多注意如何預防乳癌,定期自我檢查,接受篩檢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規律運動,適時抒發壓力,多餵母乳及避免體重過重及酒精。畢竟,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也是最值得每一個人投資的財富。
【延伸閱讀】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