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真假!大腸鏡檢查,會穿腸剖肚?!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tsock

真假!大腸鏡檢查,會穿腸剖肚?!

臺灣人罹患大腸癌的機率為全球第一,根據數據資料顯示,每10萬人中,就有45.1人患病,平均每年新增近15,000位大腸癌患者。如此可怕的資訊,令人看了毛骨悚然,也紛紛關心起腸道的健康,定期接受糞便潛血與大腸鏡檢查。

但接受檢查前,卻常常聽人說,大腸鏡檢查很可怕,有可能會穿腸剖肚,失敗的話還要裝上人工肛門。關於此說法,可信度真的高嗎?

 

千分之三的機率

真假!大腸鏡檢查,會穿腸剖肚?!

臺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大腸鏡檢查的過程中,出現腸穿孔的機率雖然不是零,但機率極小,只有千分之三,且與檢查醫師的經驗度有關,有時是因為在切除腸道瘜肉時,切了太深所導致。

做大腸鏡檢查時,由於大部分患者都是麻醉的狀態,因此發生大腸穿孔時並不會馬上有疼痛感,但檢查後如有腹部脹痛、無法順利排氣、排便,甚至有發燒、畏寒,這時便建議回院確認,是否有腸穿孔狀況發生。

若醫師於檢查時發現有腸穿孔狀況,會立即知會外科醫師進行腹腔鏡手術做修補,清洗腹部後,住院3至5天觀察。糠榮誠醫師補充,若有穿孔但沒有明顯的腹痛或腹膜炎,可先住院、禁食並施打抗生素,3天後如果腹痛情況有改善,就能開始進食,並不需要開刀處理。

 

最容易穿孔之處:乙狀結腸

真假!大腸鏡檢查,會穿腸剖肚?!

糠榮誠醫師說明,腸道有4個彎曲的位置,做大腸鏡檢查時,直腸轉彎到乙狀結腸的部位,彎度較高,是最容易發生穿孔的地方。其他轉彎點,是左下乙狀結腸至降結腸之處、左上方降結腸轉到橫結腸的部位,以及右上方橫結腸至升結腸的地方。

根據台灣癌症防治網的數據顯示,大腸直腸癌腫瘤分布位置,降結腸以下佔70%至80%之高,其次為乙狀結腸以下佔60%至70%,直腸結腸交接處約佔了40%至50%,乙狀結腸約16%至20%。建議大腸鏡檢查時,可以全大腸鏡檢查為優先,假設在乙狀結腸鏡檢查,或糞便潛血反應檢查時,其中之一呈現陽性,健保將給付做全大腸鏡檢查。

此外,當腫瘤擴散到一定的程度時,內視鏡將無法順利通過腸道,這時可選擇以鋇劑攝影確認其他腸道健康狀況,但如果已完全阻塞無法順利排氣,且有腹脹痛的腹膜炎現象,即須立即開刀處理。

 

【延伸閱讀】

這樣吃,有效預防大腸癌

吃素、無病史,還會得大腸癌?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更年期症狀好難受!58歲的洪太太,停經2年後,開始出現更年期現象,不但有典型的潮熱、盜汗等症狀,還伴隨有嚴重的陰道乾澀,讓她總坐立難安、苦惱不已,醫師開的塞劑、潤滑液總是效果短暫,頻頻進出婦產科也備感不便,最後尋求中醫調理改善不適,利用「滋陰潤燥」方式,擺脫私密處乾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般人怕到牙醫診所看牙,在台灣,卻有一群人是牙痛到想看牙也難出家門一步!腦性麻痺患者小兵(化名)長久以來無法自行清潔口腔,一口牙難以保持健康,每次牙痛哭鬧都讓家人身心俱疲,偏偏外出一趟就醫車資昂貴,多虧有健保居家牙醫服務,牙醫師到宅治療,克服沒有診療椅的挑戰,甚至跪著...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由證交所、櫃買中心及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舉辦的第七屆「公司治理評鑑」結果揭曉,台灣東洋藥品續五年名列上櫃公司前5%,同時亦入選市值100億元以上之非金融電子業上市櫃公司前10%,同時連續兩年拿下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企業永續成果受到肯定。 台灣東洋藥品董事長林全...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腰圍變粗、肚子變大,可能不是單純變胖!一名39歲女子,最近發現肚子整整胖了一圈,腰圍也明顯變粗,褲子變得有點緊,以為是發福的她,加緊運動鍛鍊身體,但再怎麼訓練,肚子肉依舊消不了,且食慾還下降,沒吃什麼就感覺飽了,腹部常常脹氣,直到接受健康檢查,才赫然發現卵巢有顆7.6...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