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雙手動一動氣血就能通? 一分鐘學會「神奇顫掌功」

'雙手動一動氣血就能通? 一分鐘學會「神奇顫掌功」

每日健康/採訪報導 林暐鈞

「上班的人如困獸,下班的重獲自由」,在這樣繁忙的現代生活,常缺乏運動、更飲食失調,『慢性病』不找自來。但保養身體很難嗎?其實不然,只要每天花一~三分鐘就能達到效果,好比將已鈍的劍,再次磨利而亮。氣學管理專家彥寬老師就提出『顫手功』的重要性,上下顫動雙手,就能打通氣血,也偵測到潛藏的腎虛、肝氣不足問題,及胰臟癌、脾臟癌。

顫掌,顧名思義就是讓手掌上下地顫動

 

雙手動一動氣血就能通? 一分鐘學會「神奇顫掌功」

 

第一步驟:彥寬老師說,「首先,可先把左手上下顫動,會發現實際上除了手掌外,其他肌肉是放鬆不動的,且關節也沒有任何甩的動作,僅僅只是上下的顫動。」

第二步驟:再來是加入右手跟著顫動,若一開始動作怪實屬正常,得注意的是,手掌應與前手臂『保持持平』,上下顫動。此外,『頻率』也需相同,除手掌顫動之外,其他肌肉都要放鬆,且禁用轉動的方式,否則『氣血』無法打通。

顫動一段時間之後,發現每個人痠痛的地方不同?

彥寬老師解釋道,「因手臂上有六條經絡,當經過一段時間的顫動之後,就會經由痠痛不畏反映出哪裡氣血堵住或是哪裡不通。」顫掌功的神奇,就是可查到身體很多狀況,並事先預防。

第一類 腎氣虛

若常熬夜、或是普遍睡眠不足,恐是典型的腎氣虛,此時會顯現在骨頭、關節部位,此時當顫手功軟弱無力時,則代表『腎氣虛』。 

第二類 肝氣不足

此外,如果筋開始沒力,導致顫手功上下顫想改用轉的,轉的較輕鬆,因此這樣的情況就是肝氣不足。彥寬老師論道,「晚上在11~3點沒有睡,肝主筋,肝氣不足時,筋就會沒有血、產生疲勞感。」再加上,用轉的也伴隨脖子僵硬,從《黃帝內經》一說,肝氣不調,則病反映在頸項。

「若腎氣不足,肝、臟腑循環也不好,此時作『顫手功』時,就會無力、需要整隻手顫動,有如殭屍一般。」彥寬老師如此說。

出現兩種現象,恐是胰臟癌、脾臟癌?

而老師最後也提到,若出現『雙手左右不平衡』、『一邊快一邊慢』兩種現象,特別是在顫手20秒之後,手開始不聽話,此時,就要特別注意身體健康,小心恐是癌!「胰臟癌、脾臟癌都是沒有聲音的重病,透過僵硬、不舒服這樣的訊息傳導,告知你的身體要小心。」而透過顫手功,能事先將身體氣血調整回來,達到真正養生目的,降低致病機率。

 

《延伸閱讀》

 更年期後老得快?想年輕補氣血是關鍵!多吃這5樣堪比天然整容術,逆齡臉蛋不是夢

指甲長這樣竟是氣血不暢、內臟病變警訊!快看自己的手,這5種指甲你也有嗎?

 【本篇文章由《每日健康》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疫苗陸續到貨,「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第二輪約94.1萬人已完成預約,今天開始施打AZ疫苗。副指揮官陳宗彥昨表示,未來四週先提供AZ疫苗供民眾施打,然而根據最新第三輪意願登記,有超過半數的民眾單選莫德納疫苗,何時能打到疫苗,備受外界關注。指揮中心下午2時將召開疫情記者會,說明最...

閱讀詳情 »

「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日前上線,第九類、第十類於今(16)日開打AZ疫苗。在開打的第一天,總統蔡英文將前往新竹市立體育館,在新竹市長林智堅陪同下視察「新竹市疫苗施打情形」。現場最新情形請鎖定《民視快新聞》直播。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影/紫光淪破產重整 她酸...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王聿瀠 李文成 程子奕 羅偉哲 /台北報導 國內近日頻傳民眾「闖關」自行混打疫苗,亂象不斷,徒增第一線醫護人員困擾,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6)日下午也開口說了重話,呼籲民眾要守法、守規矩,不要增加施打人員的負擔,他感嘆「真的很難防」,強...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王聿瀠 李文成 程子奕 羅偉哲/台北報導 又多一個國家列入紅色名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宣布,考量緬甸疫情現況及風險,於「重點高風險國家」增列緬甸。且自7月18日零時起(抵台時間),自海港或空港入境我國人士,如過去14天有緬甸旅遊史(含轉機)者,入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