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糖尿病患者要注意 天氣忽冷忽熱小心周邊神經痛!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 天氣忽冷忽熱小心周邊神經痛!

六月份開始天氣逐漸炎熱,冷氣也越開越強,進出室內外溫差大,不只容易感冒、生病,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引發周邊神經痛。鹿港基督敎醫院院長杜思德醫師表示,其實多數的糖尿病患者對於自身的周邊神經病變與周邊神經痛是不了解甚至不知情的,在這樣的天氣環境下,糖尿病患者更應該注意足部的狀況,並可參與藍襪子活動,協助醫師了解病況。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 天氣忽冷忽熱小心周邊神經痛!

 

糖尿病周邊神經痛忽冷忽熱易發作?

糖尿病患者因長期血糖控制不佳,血管狀況早已不如一般人有彈性,杜思德醫師解釋,血管變硬、失去彈性時,在溫度的調節上,不如平常人反應這麼快,所以當溫差大時,更容易造成血管縮放太慢,導致壓迫周邊神經或者血流不順暢,引發周邊神經痛。

 

這些徵兆要注意!

當糖尿病引發周邊神經病變時,剛開始沒有症狀,杜思德醫師說明,正常需要一段時間,才會開始有輕微的徵兆,例如穿襪子、穿鞋子開始沒什麼感覺,對冷熱逐漸的不敏感,最後出現疼痛,連風吹到都會有刺痛的感覺,就是已經引發周邊神經痛。

 

痛起來怎麼辦?

當症狀開始出現時,該怎麼做呢?杜思德醫師建議,只要出現症狀就應及早就醫,遵從醫囑,按時治療,才能有效幫助控制。杜思德醫師進一步分享,曾經有病患因周邊神經痛無法入睡而導致長期失眠,連日常生活都嚴重影響,經過治療後,總算恢復到正常生活。平常除了足部保暖外,最重要的是做好足部保護,糖尿病患者原本末稍感知就較遲鈍,傷口癒合也較慢,若因保護不足而受傷,可能使病況更為複雜。

 

藍襪子活動 助病友抗周邊神經痛!

糖尿病衛教學會日前推出藍襪子活動,希望能幫助糖尿病周邊神經痛的患者除了做好足部保養外,也促進醫病溝通。杜思德醫師表示,醫師在診間看診時,病患可以透過藍襪子活動,讓醫病間有共識,看到藍襪子即了解病人有周邊神經痛的問題,使醫師納入診斷時的參考,幫助疾病更能被了解與治療。糖尿病友可至全台設有糖尿病保健中心的醫院,即可參與藍襪子活動。

 

糖尿病周邊神經痛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全台各醫院的「糖尿病保健中心」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鹿港基督敎醫院 院長杜思德醫師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 天氣忽冷忽熱小心周邊神經痛!

相關推薦

每日健康/採訪報導 林暐鈞 「下班完,想舉起雙手卻舉不起來的傷痛,原來罹患了五十肩。」對此,簡文仁醫師深深理解,他說,臨床上多數病人,若罹患五十肩,手都舉不起來,一檢查,肩胛骨真的是非常僵硬,卡卡的。那如何知道自己的肩胛骨是不是能夠自由活動?簡文仁醫師說,可由幾個動作判別,可訓練肩胛骨靈活度、肌力...

閱讀詳情 »

每日健康/採訪報導 林暐鈞 「如今的工作已不同於過去,古代乃體力活,現在的我們則多是坐著不動。」由此可見,肩頸的氣血循環差是情有可原的。賺錢不容易,坐在位子上的壓力也不容小覷,許多事要完成;當面臨這些壓力,身體更加緊繃,牙齒開始咬緊,也帶動『肩頸肌肉』更加僵硬。你的肩頸到底老化的多快?彥寬老師表示...

閱讀詳情 »

少子化讓現代父母對孩子的照顧無微不至,卻也容易讓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慣性。雲門教室研發長謝明霏表示,想營造和諧的家庭氣氛,培養懂關懷又體貼的孩子,建議可以帶著孩子從玩樂中學習生活自理,一方面促進親子互動,另一方面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從玩中學,讓孩子玩出探索力、感知力以及創造力。  如何從親子遊戲中邊...

閱讀詳情 »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名醫大聲公 採訪報導 大部分人都知道,臉部膚色足以反應內在情緒及身體狀況,例如開心時臉部紅潤飽滿、虛弱時面色蒼白,但手掌顏色呢?你知道透過手掌顏色的變化也能判斷身體狀況嗎?每日健康這次特別請到汾陽中醫診所院長郭威均中醫師來教大家看手辨健康! 從指甲判斷健康 郭威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