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糖尿病患者要注意 天氣忽冷忽熱小心周邊神經痛!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 天氣忽冷忽熱小心周邊神經痛!

六月份開始天氣逐漸炎熱,冷氣也越開越強,進出室內外溫差大,不只容易感冒、生病,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引發周邊神經痛。鹿港基督敎醫院院長杜思德醫師表示,其實多數的糖尿病患者對於自身的周邊神經病變與周邊神經痛是不了解甚至不知情的,在這樣的天氣環境下,糖尿病患者更應該注意足部的狀況,並可參與藍襪子活動,協助醫師了解病況。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 天氣忽冷忽熱小心周邊神經痛!

 

糖尿病周邊神經痛忽冷忽熱易發作?

糖尿病患者因長期血糖控制不佳,血管狀況早已不如一般人有彈性,杜思德醫師解釋,血管變硬、失去彈性時,在溫度的調節上,不如平常人反應這麼快,所以當溫差大時,更容易造成血管縮放太慢,導致壓迫周邊神經或者血流不順暢,引發周邊神經痛。

 

這些徵兆要注意!

當糖尿病引發周邊神經病變時,剛開始沒有症狀,杜思德醫師說明,正常需要一段時間,才會開始有輕微的徵兆,例如穿襪子、穿鞋子開始沒什麼感覺,對冷熱逐漸的不敏感,最後出現疼痛,連風吹到都會有刺痛的感覺,就是已經引發周邊神經痛。

 

痛起來怎麼辦?

當症狀開始出現時,該怎麼做呢?杜思德醫師建議,只要出現症狀就應及早就醫,遵從醫囑,按時治療,才能有效幫助控制。杜思德醫師進一步分享,曾經有病患因周邊神經痛無法入睡而導致長期失眠,連日常生活都嚴重影響,經過治療後,總算恢復到正常生活。平常除了足部保暖外,最重要的是做好足部保護,糖尿病患者原本末稍感知就較遲鈍,傷口癒合也較慢,若因保護不足而受傷,可能使病況更為複雜。

 

藍襪子活動 助病友抗周邊神經痛!

糖尿病衛教學會日前推出藍襪子活動,希望能幫助糖尿病周邊神經痛的患者除了做好足部保養外,也促進醫病溝通。杜思德醫師表示,醫師在診間看診時,病患可以透過藍襪子活動,讓醫病間有共識,看到藍襪子即了解病人有周邊神經痛的問題,使醫師納入診斷時的參考,幫助疾病更能被了解與治療。糖尿病友可至全台設有糖尿病保健中心的醫院,即可參與藍襪子活動。

 

糖尿病周邊神經痛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全台各醫院的「糖尿病保健中心」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鹿港基督敎醫院 院長杜思德醫師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 天氣忽冷忽熱小心周邊神經痛!

相關推薦

人體的很多疾病都是由於氣血不通引起的,脊背作為氣血循行的主幹道,最害怕淤積。只有脊背這個樞紐通了,氣血運行通暢了,才能帶走淤積,滋養全身,祛除疾病。所以,捏脊能治百病。 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如果經常在外面做保健的人可能比較熟悉,按摩師給您拔罐、按摩選擇最多的部位就是後背。在後背拔滿了罐,或者...

閱讀詳情 »

大家煮文蛤或蛤蜊時,是不是蛤殼一打開就急著熄火、以免蛤肉煮「老」了?但這樣是否「全熟」了呢?根據疾管署統計,10、11月間,國內新增30個A型肝炎病例,調查發現感染者全部吃過帶殼海鮮,其中八成甚至生吃,呼籲民眾烹煮貝類水產時,最好殼開後再煮3~5分鐘才安全。‧2個月增加30個病例 衛福部疾管署統計發...

閱讀詳情 »

平性食材即使在經期也可以吃;溫性食材可以提升體內的陽氣,讓身體和子宮都暖和。溫平性食材有那些呢?★ 平性食材 蘋果、葡萄、柳丁、木瓜、草莓、芭樂、楊桃、百香果、枇杷、李子、黑木耳、花椰菜、高麗菜、山藥、菠菜、紅蘿蔔、杏鮑菇、雞肉、魚肉、奶蛋。 ★ 溫性食材 南瓜、洋蔥、韭菜、川七、山蘇、老薑、九層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