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研究:長期服安眠藥增中風危險|民報

國內研究發現,長期服安眠藥「佐沛眠」增缺血性腦中風風險;服BZD增缺血性及出血性腦中風風險;失眠應找原因勿仰賴藥物。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醫師黃偉師分析健保資料庫中,長期服用安眠藥「苯二氮平類 (Benzodiazepine,BZD)」及「佐沛眠(Zolpidem)」者會增加未來中風危險。研究:長期服安眠藥增中風危險|民報

研究:長期服安眠藥增中風危險|民報

服用Benzodiazepine的研究是分析2000至2003年新增服用的3萬8671人,對照組是沒有服用的3萬8663人。黃偉師說,40歲以上短期服用可降低包括出血性及缺血性中風率,15天內降82%、30天內降40%;若長期(95天以上)服用平均會增加2.22倍風險,20至39歲風險是沒有服用的4.57倍,40歲以上是1.98倍。

他分析,安眠藥非完全毒藥,而有失眠困擾應尋求協助改善,若長期處於失眠狀態則會增加中風、心肌梗塞等風險;研究顯示,短期服用,症狀改善,未來中風風險下降。服用「佐沛眠(Zolpidem)」,黃偉師說,研究分析2005至2009年間新診斷的1萬2747名中風患者,其中缺血性中風有1萬444人。黃偉師說,40歲以上短期服用可降低包括出血性及缺血性中風率,14天內降82%、15至29天內降40%;若長期(95天以上)服用平均會增加2.22倍風險,20至39歲風險是沒有服用的4.57倍,40歲以上是1.98倍。結果顯示,服用Zolpidem發生缺血性中風機率比沒服用者高;隨服用量增加,發生風險也增加。

安眠藥是中樞神經抑制劑,雖有鎮靜安眠作用,但也可能出現倦怠、嗜睡、記憶或判斷障礙、注意力無法集中、幻覺及意識昏沉等症狀,服用過量可能造成運動失調、低血氧、循環或視覺障礙、昏迷甚至致死,也會有成癮性及停藥後戒斷症狀,因此衍生出層出不窮的濫用問題。

黃偉師指出,安眠藥是救急,出現失眠等問題時應找出根本原因,不能只靠安眠藥解決,長期會可能會有成癮或濫用,同時作息規律也很重要。正確睡眠觀念是每天睡眠時間以6至8小時、不要在睡前做劇烈運動、養成固定的就寢時間、不要晚睡或熬夜、睡前不看、不聽、不想刺激性事物、睡前不吃刺激性、辛辣、油膩食物。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2013國人睡眠大調查」結果 發現,在台灣有1/5的人遭受失眠困擾,其中包含入睡困難、睡眠品質不佳及早醒等失眠症狀,且隨著年齡越高,失眠比例也越高。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三級警戒短時間內難解除,不像地震和颱風等災害一發生就過去,面對疫情不知道會持續多久,國內精神科醫師就提醒,根據統計,在疫情困難期間,壓力反應、焦慮症、憂鬱症和失眠的情況會增加,尤其對於先前有精神疾病史的人來說,可能會加重惡化,因此,不只是身體防疫,心理也要防疫。 ...

閱讀詳情 »

記者金仲達/台北報導 為因應未來資通訊產業發展人才培育需求,由教育部促進產學連結執行辦公室-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鏈結產企業及技專校院,合作辦理「第三屆技職校院-大手攜小手智慧創新應用競賽」,藉由技專校院帶領技術型高中學生的合作組隊模式向下扎根,培養學生擁有資通訊技能與實務應用跨域能力,並於110年9月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