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穩定擊球系列-下桿手腕穩定動作 操控球桿從這個動作開始

減少最不穩定的手腕動作~找回屬於你的觸球操控感



在主教學之前,要先與球友們說明一下揮桿主要使用的肌肉系統,大致區分為「大肌肉」(下肢與軀幹)與「小肌肉」(手部與腕部)兩個部分:「大肌肉」系統是負責揮桿速度與力量的產生,「小肌肉」系統是負責敏銳的動作控制與擊球回饋。在這樣的功能區分下,當「負責控制與回饋」的手腕相關肌群來產生過大的動作時,操控感將會盡失!
如何在下桿的動作中,體會該如何穩定手腕動作,找回屬於你的操控感?
首先分成在擊球準備動作之前,先選擇中短鐵桿來練習這動作(動作未熟練時,先關注「動作」而非「距離」),完整轉身上桿後,再關注你球桿握把末端位置
穩定擊球系列-下桿手腕穩定動作 操控球桿從這個動作開始
在下桿時,注意你的桿尾下拉至擊球準備的位置
穩定擊球系列-下桿手腕穩定動作 操控球桿從這個動作開始
透過「下拉桿尾不丟桿頭」的想法,你可以比較容易讓手腕保持穩定。這時因為手腕沒有太大的動作,會開始體會到下桿時對於球桿的操控感增加。

這樣的練習動作將會使你:
1. 下桿動作的球桿控制的更好,擊球更穩定!
2. 減少手腕動作,手部的回饋更敏銳
3. 減少先打到地才打到球的狀況,減少手部傷害風險 駐站教練穩定擊球系列-下桿手腕穩定動作 操控球桿從這個動作開始彭怡千(Terry)
‧國立成功大學運動生物力學碩士
‧運動生物力學、高爾夫動作分析、高爾夫體能訓練
‧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認證B級教練
‧揚昇高爾夫球場培訓隊教練
‧體委會高爾夫項目優秀與潛力選手訓練計畫教練
‧高爾夫協會潛力選手暑期培訓教練
‧呂西鈞高爾夫球推廣中心動作分析師
‧國防醫學院、國立東華大學兼任講師
教學內容以運動生物力學做為教學的基礎理論,並配合揮桿技術分析動作,建立揮桿動作以符合個人身體肌肉力量與柔軟度為依據,建立符合個人身體條件的揮桿動作,調整揮桿動作時強調科學化與物理原則,重視合理且易執行的揮桿動作。
‧彭怡千教練 臉書
‧教學連絡電話:0919-912315



▲欣高球感謝您按讚!




相關推薦

做夢,是一種情緒排毒,也可以提升睡眠品質? 幾乎每個人都有做夢的經驗。有些人的夢境精彩,甚至會像連續劇接連好幾個晚上輪番播映。也有人,雖然每天睡超過8小時,但整晚都在做夢,睡醒後感覺好像跑了一場超級馬拉松,愈睡愈累。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反映了我們日常所遇到的問題,包括煩惱,都會透過夢來化解。 對...

閱讀詳情 »

真的嗎?呼吸方式竟然能改善失眠? 你經常用嘴巴還是鼻子呼吸?你可能從沒想過,不同的呼吸方式,會影響睡眠。最新研究指出,專注於鼻子呼吸,能解決長期的失眠困擾。 嘴巴呼吸是造成你常常無精打采、渾渾沌沌,甚至晚上睡不好的原因。在《好睡》書裡列舉了嘴巴呼吸對健康的種種不良影響:習慣用嘴巴呼吸,會造成過度換氣...

閱讀詳情 »

內容編輯/Vera Chen 每年秋冬就是流感高峰期,若不幸感染了怎麼辦?流感病程演變快速,雖然可透過快篩輔助診斷,但建議父母要機警觀察6種危險症狀,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認識感冒之王:流感 「流感」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好發於秋冬,每年12月到隔年2月是流行高峰,容...

閱讀詳情 »

再過幾天就要迎接豬年,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治療師簡文仁表示,今年農曆年假期特別長,如果吃太飽少運動,吃飽睡,睡醒看手機、打電玩,過年後勢必全身痠痛,健康亮紅燈。為此,簡文仁設計「豬年5好如意操2.0」,提醒民眾,過年期間多想想金豬的好,做做5好如意操,豬年一整年都能夠諸事如意、健康平安。「豬年如意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