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影/真的嗎?呼吸方式竟然能改善失眠?只要練習幾天,疲勞、隨時想打嗑睡情況減少了!

真的嗎?呼吸方式竟然能改善失眠?

你經常用嘴巴還是鼻子呼吸?你可能從沒想過,不同的呼吸方式,會影響睡眠。最新研究指出,專注於鼻子呼吸,能解決長期的失眠困擾。

嘴巴呼吸是造成你常常無精打采、渾渾沌沌,甚至晚上睡不好的原因。在《好睡》書裡列舉了嘴巴呼吸對健康的種種不良影響:習慣用嘴巴呼吸,會造成過度換氣,降低身體裡的氧氣量,讓人容易感覺疲勞、腦袋不清楚,還會讓身體為了平衡血液鹼化作用,而偏向代謝性酸化。

而經由鼻子呼吸可以對氣脈造出一個回壓,匯集在鼻腔後方氣脈交會的地方,可以有效地打通氣脈的結,同時也可以平衡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的作用。所以,鼻子呼吸的習慣,對睡眠和體質轉變是一個主要的關鍵。

要培養鼻子呼吸的習慣,楊博士說最簡單的方法是閉起嘴巴不講話。

影/真的嗎?呼吸方式竟然能改善失眠?只要練習幾天,疲勞 隨時想打嗑睡情況減少了!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圖說:要培養鼻子呼吸的習慣,楊博士說最簡單的方法是閉起嘴巴不講話。

 

嘴巴不講話,再加上舌頭頂在上顎,我們自然會用鼻子呼吸。鼻子呼吸,不光可以改善睡眠,還是健康最重要的門戶之一。

「不講話」的練習,可以每天分段練習,最好能寫一張小紙條,記下設定的練習長度。將小紙條放在眼前,隨時提醒自己。

一開始,先設定至少半小時完全不講話。接下來,再增加到一小時或更長的時間。設定一個整數作為目標,會讓我們比較容易記得。尤其週末是難得的練習機會,最好把不講話的練習時間加長,甚至是平日的3到4倍。

只要認真做,自然會發現,一天需要講話的機會,並沒有自己原先以為的那麼多。進一步,還可能體會到自己平常講的話,並不像過去想像的那麼重要。有些人這麼練習下來,才發現原來自己一整天都在說廢話。要不發泄情緒,要不就是在談別人的是非。說再多,一點重要性都沒有。相較之下,透過不講話的練習,我們反而可以守住中心,穩重地面對別人,面對自己。

這種練習,會讓我們一定只用鼻子呼吸。透過鼻子呼吸,我們自然也把血液氧氣濃度提高,達到飽和。

 

減少感官的刺激,睡更好

這麼簡單的練習,真的會帶來那麼大的影響嗎?只要練習幾天,白天的疲勞、隨時想打嗑睡的情況減少了。甚至,減輕的程度超乎想像。

這類練習,只要做,自然會讓我們體會到,平時透過五官刺激而得到的資訊帶來多大的干擾。舉例來說,很多人認為一定要看新聞。針對這一點,也可以做這樣的練習──試試看,可不可以一整天避開新聞,或至少避開負面的新聞。只要做,自然會發現,幾乎絕大多數的新聞是負面的。此外,也可以體會到,這些資訊並沒有絕對的重要性。少了它們,生活也不會多出什麼問題。

影/真的嗎?呼吸方式竟然能改善失眠?只要練習幾天,疲勞 隨時想打嗑睡情況減少了!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圖說:只要練習幾天,白天的疲勞、隨時想打嗑睡的情況減少了。甚至,減輕的程度超乎想像。

 

不妨就這麼試試:晚上,空出半小時或一小時,特別將網路、電視、手機全部都關掉,甚至整個晚上或整個週末都這麼做。白天,可以透過運動、靜坐等練習,取代平日追逐資訊的習氣。到了晚上,將燈光調暗或點蠟燭。這些練習,除了讓自己享受寧靜,同時也讓嘴巴休息,轉由鼻子呼吸。

只要做,你自然能體會到,鼻子呼吸對睡眠有一個核心的重要性。我們白天不斷試著用鼻子呼吸,自然就能將白天清醒和夜間睡眠的差異一點一點消除(包括意識狀態、自律神經系統的均衡、血氧濃度、休息程度)。

這麼一來,我們也可以輕鬆地消除對睡眠的過度期待,自然容易入睡。

 

影/真的嗎?呼吸方式竟然能改善失眠?只要練習幾天,疲勞 隨時想打嗑睡情況減少了!

(本文摘自天下生活出版整理,內容出自楊定一作品《好睡:新的睡眠科學與醫學》)

 

【更多資訊請上《閱讀好生活-康健出版》;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中廣氣象達人節目專訪 楊定一博士談他的新書好睡

相關推薦

▲開學了,接下來一個月都是校園傳染病的高風險期間。(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上周五開學了,好不容易熬過漫長暑假的父母接下來卻可能樂不起來,因為即將面對的,恐是一波孩子互相傳染的發病潮,疾管署今(3)日示警,監測發現,國內已經出現腸病毒、流感兩大病毒發威的現象...

閱讀詳情 »

白雁/氣學管理專家 很多媽咪一定有過這樣的心情!生完孩子後,站在鏡子前,面對走樣的身材,鬆垮垮的肚皮,看著自己飄著大媽味,內心感到無比的崩潰!再看看那些女明星,一生完一個月後出現,像沒生過一樣,就覺得特別的羨慕與神奇,很想知道她們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在我生第一個baby的時候,因為生產之後就能穿回懷...

閱讀詳情 »

▲有水果之后美譽的山竹,除了美味,新近研究揭露更多有益健康的用途。(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曼谷報導 南洋料理必備的香茅、薑黃、南薑等食材,甚至是國人赴泰國旅遊必吃的后果山竹的外殼,這些餐桌上的美味,在泰國,其實還有一種台灣人意想不到的用途,原來它們通通被泰國當作草藥...

閱讀詳情 »

▲新研究指出,山竹殼竟比吃果肉的營養要強大。(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曼谷報導 口感酸甜的熱帶「果后」山竹,因為其特殊的風味是不少台灣民眾心目中最喜愛的東南亞水果之一,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啃山竹殼竟比吃果肉的營養要強大!原來台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研究團隊最新研究證實,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