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友罹心臟病風險增 胰島素增敏劑可降低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肥胖是造成第二型糖尿病的主因,且導致糖尿病患者容易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壞膽固醇阻塞血管,進而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要高於一般人。國外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死於心臟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5成,壽命約減少8至10年,而使用胰島素增敏劑治療,能有效控制血糖,且能降低發生心臟病、心肌梗塞的風險。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醫學系心臟科教授Robert J Chilton指出,PROactive研究針對5238名患有第二型糖尿病且有大血管病變的患者,使用胰島素增敏劑能降低心臟病、非致死心肌梗塞,以及中風的風險達16%。另外PROactive-recurrent MI subgroup,針對2445名曾經發生心肌梗塞的第二型糖尿病患研究也發現,使用胰島素增敏劑可降低28%的復發風險。

Robert J Chilton表示,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臟病、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風險,分別為21%及6.3%,比一般人的9%、2.7%高出許多,且糖尿病患者死於心臟病,或需要截肢的風險更高出一般人50%。

台大醫院內科部代謝內分泌科主治醫師莊立民表示,第二型糖尿病患常伴隨高血壓、高血脂以及代謝異常,容易導致壞膽固醇阻塞血管,且發生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增,而胰島素增敏劑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莊立民指出,第二型糖尿病患主要是因胰臟內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功能失調、衰退,使分泌的胰島素不能有效控制血糖,造成糖尿病患的血糖增高,而胰島素增敏劑可保護β細胞的功能,提升人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進而可有效控制血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49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秋冬時節流感病毒開始活躍,政府將從10月15日起實施公費流感疫苗施打。27歲李小姐1周前因為發燒、咳嗽及全身痠痛,經過快篩發現得A型流感,使用克流感幾天後開始退燒。她疑惑5天劑量克流感吃完後,如果還有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是否需要繼續使用克流感?是不是得了流感後,今年就不...

閱讀詳情 »

當《本草綱目》遇到AI人工智慧大數據,將擦出怎樣的火花?專家指出,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明朝李時珍撰寫藥典古籍《本草綱目》距今500年,雖有6成中草藥未被普遍使用,但跨越時空,利用AI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整理出一份完整的方塊圖,只要用滑鼠點進去,就可一窺「本草綱目」的奧秘。 洪暉鈞助理教授(如圖)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彰化中會所屬8家教會,日前於鹿港教會舉辦C級巷弄長照站聯合啟動開幕記者會。彰化中會為落實及實踐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高齡照顧發展藍圖,積極配合政府推動長照2.0計劃,從關懷社區做起,提供預防及延緩失能服務和營養共餐服務。推動高齡關懷需要有醫院做後盾彰化基督教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為響應政府南科醫療器材產業聚落計畫的推動,成大醫院於病房中設置「一床一機」概念生理監視器及中央站系統設備。計畫案順利結束後,業者將此批體驗的生理監視器設備捐贈予成大醫院,並舉行「守護民眾健康 中央監視站及生理監視器 捐贈儀式」記者會,由成大醫院楊俊佑院長、南科管理局林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