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患易疲勞 飲食+運動可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網路知名部落客486先生,2年前開始體力下滑,他以為是肝出問題,但沒有特別留意,直到今年10月接受全身健康檢查,空腹血糖值竟高達187!他才恍然大悟,原來疲累的主因是自己罹患糖尿病,不但嚴重影響工作,也不敢出遠門,讓他感到相當困擾。

486先生自述,他從小就保持早睡早起的習慣,每天早上5時起床、晚間10時就寢,工作一整天也不覺得疲累;不過,2年前開始,身體容易感到疲勞,每天上午、下午都需要補眠半小時,才有體力繼續工作。

「原來我的飲食習慣都是錯誤的!」486先生指出,得知罹患糖尿病後,醫院營養師詢問他的飲食習慣,他說以往早餐都吃乾意麵加辣椒油,中午不吃,晚餐就吃炒飯、炒麵,以為攝取澱粉很健康,沒想到卻是造成身體疲累的原因。之後營養師建議他少吃麵食、白米,多吃糙米、白肉類,並搭配運動才有助於穩定血糖。

於是,486先生聽從營養師的指示,改吃沙拉、糙米,以及青菜,並買了一台健身器材回家開始運動,每天早晚持續1分鐘,經過2個月的飲食調整及每天固定的運動習慣,體力回到從前,也不再容易感到疲累。

營養師趙函穎表示,糖尿病患的飲食中,有服藥的患者因有口服降血糖用藥或是施打胰島素治療,因此就必須完全遵循醫師份量指示進食,否則血糖過低會發生頭暈,甚至休克、昏倒,因此糖尿病患的飲食尤其要注意種類、份量的攝取。

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該如何注意飲食?趙函穎建議,應以「三少一多」的原則,包括少油、少鹽、少糖,以及多纖維。應避免攝取油炸類,以及魚皮、豬腳等高油脂、高膽固醇的食物;零食、餅乾、丸類等加工品,以及豆腐乳、沙茶醬、豆瓣醬等鈉含量過高的調味料,飲料、蛋糕等精製糖製品。而像是木耳、大番茄、綠花椰菜、菠菜、龍鬚菜、洋蔥、菇類、高麗菜等則是屬於纖維含量較多的食物。

趙函穎指出,澱粉是熱量的主要來源,也是造成血糖升高的原因,糖尿病患者應攝取糙米、燕麥、地瓜、南瓜等高纖澱粉,取代飯、麵食,其中燕麥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較不易造成血糖急速升高,具有穩定血糖的功用。另外,運動也是控制血糖的好方法,可以增加胰島素分泌的敏感度,讓身體在適當時機分泌足夠的胰島素,使血糖回到正常。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74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男子到海溝釣魚,當場被魚輕輕刺傷手及腳趾,沒想到回家不到一天的時間,開始高燒不停、四肢無力,左上肩也不明原因腫的像「麵龜」一樣大,家人嚇得趕緊送往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才檢查出海洋弧菌感染,緊急開刀治療後,即時挽回一命。病危通知都發出 緊急手術救一命這位54的孫姓男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國際間發生多起因食用遭李斯特菌污染的沙拉、即時肉品或哈密瓜等食品造成的大規模疫情,美國、加拿大、澳洲及歐盟等國家,已將李斯特菌症列為法定傳染病監測項目。鑒於該疾病嚴重度高,對國人健康具潛藏威脅性,為強化國內李斯特菌之疾病監測及防治,衛生福利部已預告新增李斯特菌症為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馬偕中醫即將開診!台北馬偕醫院宣布,下個月底將成立中醫部,提供內婦兒科、針灸科、骨傷科,期望未來進行中西醫交互作用研究發展,朝向成為北部首座中醫急診及發展中醫精準醫療中心為目標。11月底 馬偕中醫開診馬偕醫院董事長劉伯恩表示,早在蔡正河前院長時代,即發現民眾對中醫醫療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般人對於職能治療感到陌生,其實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尤其當疾病發生、進入年邁,你我一定都需要!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張自強表示,職能治療可預防疾病、矯治障礙,提升生活品質,隨著高齡社會到來,也在長照計畫中提供許多服務。職能治療師節 各縣市舉辦活動10月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