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患易疲勞 飲食+運動可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網路知名部落客486先生,2年前開始體力下滑,他以為是肝出問題,但沒有特別留意,直到今年10月接受全身健康檢查,空腹血糖值竟高達187!他才恍然大悟,原來疲累的主因是自己罹患糖尿病,不但嚴重影響工作,也不敢出遠門,讓他感到相當困擾。

486先生自述,他從小就保持早睡早起的習慣,每天早上5時起床、晚間10時就寢,工作一整天也不覺得疲累;不過,2年前開始,身體容易感到疲勞,每天上午、下午都需要補眠半小時,才有體力繼續工作。

「原來我的飲食習慣都是錯誤的!」486先生指出,得知罹患糖尿病後,醫院營養師詢問他的飲食習慣,他說以往早餐都吃乾意麵加辣椒油,中午不吃,晚餐就吃炒飯、炒麵,以為攝取澱粉很健康,沒想到卻是造成身體疲累的原因。之後營養師建議他少吃麵食、白米,多吃糙米、白肉類,並搭配運動才有助於穩定血糖。

於是,486先生聽從營養師的指示,改吃沙拉、糙米,以及青菜,並買了一台健身器材回家開始運動,每天早晚持續1分鐘,經過2個月的飲食調整及每天固定的運動習慣,體力回到從前,也不再容易感到疲累。

營養師趙函穎表示,糖尿病患的飲食中,有服藥的患者因有口服降血糖用藥或是施打胰島素治療,因此就必須完全遵循醫師份量指示進食,否則血糖過低會發生頭暈,甚至休克、昏倒,因此糖尿病患的飲食尤其要注意種類、份量的攝取。

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該如何注意飲食?趙函穎建議,應以「三少一多」的原則,包括少油、少鹽、少糖,以及多纖維。應避免攝取油炸類,以及魚皮、豬腳等高油脂、高膽固醇的食物;零食、餅乾、丸類等加工品,以及豆腐乳、沙茶醬、豆瓣醬等鈉含量過高的調味料,飲料、蛋糕等精製糖製品。而像是木耳、大番茄、綠花椰菜、菠菜、龍鬚菜、洋蔥、菇類、高麗菜等則是屬於纖維含量較多的食物。

趙函穎指出,澱粉是熱量的主要來源,也是造成血糖升高的原因,糖尿病患者應攝取糙米、燕麥、地瓜、南瓜等高纖澱粉,取代飯、麵食,其中燕麥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較不易造成血糖急速升高,具有穩定血糖的功用。另外,運動也是控制血糖的好方法,可以增加胰島素分泌的敏感度,讓身體在適當時機分泌足夠的胰島素,使血糖回到正常。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74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德國8月起規定由高風險國家返國者必須接受篩檢,結果大幅增加實驗室的負擔。德國衛生部長史巴恩(Jens Spahn)24日表示,篩檢資源吃緊,為避免排擠醫院的檢測需求,考慮會以隔離代替強制篩檢,屆時入境人士需強制隔離至少5天,檢測後呈陰性,才可結束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研究顯示彰化很安全,台灣也很安全!」為釐清2-3月台灣疫情高峰感染情況,彰化縣抗體血清調查報告27日結果出爐,彰化縣衛生局局長葉彥伯表示,針對4814名極可能感染的高風險族群,抗體陽性率僅萬分之八點三,強調彰化縣社區很安全。另外,18名感染者在百天後都測出具保護力的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許多民眾上班、讀書勞累,作息不正常,飲食不均衡,甚至運動量也很低,免疫力容易低下,讓感冒病毒有機可趁。有民眾為了趕快痊癒,聽信謠言「感冒藥加咖啡效果會更強」,食藥署對此強調,咖啡是常見的飲品,會與某些藥物形成交互作用,產生不良反應,不宜與藥品同時併服,且咖啡過量可能會導致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從事木工師傅的A先生,他懷疑自己可能因為吸入過多強力膠或甲醛,導致嚴重頭暈、出現平衡感異常,一直無法治癒,直到2018年3月到台北榮總檢查後,才確診為小腦萎縮症,但西醫治療並無特效藥。今年6月轉而尋求中醫治療,經過中醫治療不到2個月,頭暈症狀、全身關節痠痛已多有改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