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中醫治療「後天養先天」 小腦萎縮症3管齊下可改善

中醫治療「後天養先天」 小腦萎縮症3管齊下可改善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從事木工師傅的A先生,他懷疑自己可能因為吸入過多強力膠或甲醛,導致嚴重頭暈、出現平衡感異常,一直無法治癒,直到2018年3月到台北榮總檢查後,才確診為小腦萎縮症,但西醫治療並無特效藥。今年6月轉而尋求中醫治療,經過中醫治療不到2個月,頭暈症狀、全身關節痠痛已多有改善,臉部烘熱感消失,晚上比較好入眠,病情持續好轉中。


常有人將小腦萎縮和漸凍人搞混?小腦萎縮症主要是脊髓及小腦脂質性病變到萎縮的狀況,因患者走路搖搖晃晃,又稱為「企鵝病」;運動神經元疾病、神經周邊神經系統萎縮則稱為「漸凍人」。雖然兩者皆為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引起的退化性疾病,但因病變部位、致病因素不同,則臨床病徵也不一樣。中醫師張賜興表示,小腦萎縮症通常有平衡感異常、動作遲緩、寫字不順、走路不穩、容易跌倒、吞嚥困難、容易嗆到、口齒不清、眼球震顫、複視等10大症狀;漸凍人則屬於反映在肢體動作的神經性退化,肌肉會逐漸萎縮到無力,而兩者都容易出現口齒不清、構音或吞嚥困難及步態不穩的症狀。



至於小腦萎縮症的成因,又可分為先天與後天因素,前者為基因缺陷,後者多因為車禍、外傷或身體免疫功能失調及其他原因造成。後天造成的小腦萎縮,一般而言,發生在男生約40歲、女生約35歲以後才開始,通常此時期腎氣會開始衰退,若因先天遺傳再加上後天生活習慣不良,發病的機率可能會提高,且發病的時間點也可能提早。理論上,就發病機率而言,若父母都罹病,但孩子身體健康良好、生活作息正常,則也不一定會全然發病或者延後發病。


通常先天遺傳誘發的小腦萎縮症,治療上較棘手,小腦萎縮治療多以補腎填精與調整腸胃功能吸收為重點,輕、中症患者則可以恢復至8成左右正常工作能力,能夠簡單的生活自理。張賜興指出,中醫認為小腦萎縮歸類在腎的範疇,而腎為先天之本,遺傳體質弱、發病率也提高;胃為後天之本,因此中醫治療會運用「後天來養先天」,來矯正先天腎精不足所產生的小腦萎縮症狀。臨床上,通常患者表現常見為脾腎兩虛,即脾腎陰虛或脾腎陽虛2種,若為前者會採取補腎滋陰填精,後者則以補腎助陽填精,治療上大同小異。


張賜興說明,中醫針對小腦萎縮症的治療,會採取藥物、針灸和傷科推拿3管齊下。(1)先將脾胃功能調整好,讓吸收進體內的食物能為身體所用,藉由補腎填精的藥物慢慢滋養五臟六腑,血液循環加速,讓小腦萎縮範圍受到控制;(2)針灸則施以頭皮針及體針,辨別五臟歸類來臨症取穴,給予適當的配穴治療;(3)利用推拿復位來矯正脊椎是否有錯位或經絡阻滯影響到氣血循環不良的狀況。若效果有限,再決定是否施行特殊療法,以矯正腦脊髓液回流的速度,達到小腦正常血液循環的速率。


張賜興提醒,治療期間飲食避免食用麵包、甜點、蛋糕等發酵類食物,冰冷、水果應忌口,可多食用蔥薑蒜來提胃,提升食慾,選擇補氣血如紅或黑色食物,及抗氧化的深綠色食物促進血液循環。尤其應維持良好睡眠品質、不熬夜、飲食均衡、正常排便代謝,另外,房事也要適量節制,並保持適度運動習慣,才是維護健康的不二法門。


更多NOW健康報導
▸新冠不斷變異爆2次感染 張上淳:病毒棘蛋白成關鍵
▸全球新冠疫苗競賽 阿斯特捷利康抗體雞尾酒療法試驗中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衛福部「細胞治療技術資訊專區」改版上線 資訊更完整

相關推薦

關於心臟病,成千上萬的悲傷故事 這是一個每年重複成千上萬次的悲傷故事。 有個人,且讓我們稱為布魯斯,一名57歲的肥胖中年男子,從他的一次例行體檢得到壞消息:「你的總膽固醇為235,高了一點,而你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就是壞膽固醇是160,也有點高。」 然後是「...

閱讀詳情 »

TEXT/Bella.tw儂儂 PHOTO/favim.com   我們每日幾乎都會吃到大蒜,10道料理起碼有8道添加了大蒜,卻忘記它是長壽的超級食物。它含有豐富蛋白質、維生素及碳水化合物,可以清腸排毒、預防癌症,更發現有減少體內脂肪的功效!這麼好的食材我們要常常吃,下面找到一些方式來教...

閱讀詳情 »

放假時是不是太放鬆然後不小心又吃太多⋯⋯?!從今天開始雕塑身材♡因此本篇文章集合了能夠實現的強效衝刺減肥法☆   能在短時間內變瘦〜衝刺減肥方法①▶︎ 每天晚上都要做的「擠壓按摩」 ovo.kyodo.co.jp 可以直接對在意的脂肪做按摩,大家是不是其實早就已經在做了呢?雖然說按摩的主流...

閱讀詳情 »

各式各樣所謂的超級食物正在流行中,現在備受矚目的則是「辣木」☆據說是有超立即的美肌效果,還有一大堆對身體很好的其他效果哦!連名模米蘭達凱兒也超喜歡的辣木~究竟是有著什麼神奇效果的超級食物呢?   名模米蘭達也超愛♡超級食物「辣木」是什麼? www.thewildguava.com 「辣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