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患迷思:胰島素治療導致洗腎?

糖尿病患迷思:胰島素治療導致洗腎?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根據2013年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簡稱IDF)報告,台灣糖尿病盛行率估計為9.78%,相當於每10個人就有一位糖尿病患者,盛行率攀上新高。亞東紀念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施婷婷表示,糖尿病患者常有錯誤觀念,認為洗腎、眼睛病變就是因為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所導致;其實,「高血糖」本身才是傷害器官的主因。

施婷婷醫師指出,血糖控制不良才會導致腎衰竭、視網膜病變、血管硬化等併發症的發生。通常糖尿病患者都是已有腎病變不宜服用口服藥時,才願意接受針劑治療。根據大型的研究結果,第二型糖尿病病患在使用口服藥物治療後,血糖仍未達治療目標時,就應接受針劑治療。

糖尿病針劑治療主要分為兩大類,一為傳統胰島素治療,及另一種突破性的新型藥物GLP-1類似物,而臨床上發現,注射胰島素會造成體重增加;施婷婷醫師說明,因為胰島素控制糖、脂肪、蛋白質三種物質的正常代謝,患者若接受胰島素治療,就會促進三者的吸收利用,有些患者因為血糖下降而食欲增加,也會導致肥胖。

另一種新型的GLP-1類似物則是屬於腸泌素荷爾蒙的一種,扮演人體運作重要的角色;施婷婷醫師解釋,當人體進食後,胃腸道會產生GLP-1,腸泌素荷爾蒙能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且抑制昇糖激素的上升,以維持餐後血糖的穩定,多數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就是因缺乏「腸泌素荷爾蒙」造成血糖不好控制。此外,使用此控糖藥物後對於熱量需求以及食慾都會減少,並能延長體內胃排空時間,減緩腸胃道吸收速度,因此有減輕體重的效果。

施婷婷醫師提醒,糖尿病患在日常注意事項中,藥物、飲食與運動的配合是最根本的。患者必須要自我監測血糖,隨時瞭解自己的血糖值,以做為調整飲食、活動量及醫師調藥的重要依據。亞東紀念醫院目前有最新型的「雲端血糖機」,患者使用雲端血糖機測血糖後,數值會即時傳送至亞東院內,若血糖值不穩,醫護人員將致電關切,能幫助患者有效安全的控制血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677

相關推薦

不少民眾有疑慮,為什麼每天按時點眼藥水,症狀卻沒有好轉?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邀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藥劑科藥師吳旻哲回覆,有可能是使用眼藥水的方式錯了。 眼藥的點法因應不同類型(溶液劑、懸浮液、凝膠或藥膏),停留在眼睛的時間就不同,使用懸浮液時,要先搖晃瓶身10下左右,確保每次滴入的眼藥水濃...

閱讀詳情 »

近年來,極端氣候加上空氣污染的情況越演越烈,已造成全世界各國心血管疾病案例增加,導致急性心肌梗塞及心因性猝死的人數異常上升,無論溫帶甚至寒帶國家均無一倖免,地處亞熱帶的台灣自然也不例外,今年的夏天已造成冠心病(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急性心絞痛、心肌梗塞,甚至猝死病患急速增加。 冠心病的發生主要是因為供應...

閱讀詳情 »

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據統計,全國約有1成民眾飽受慢性失眠所苦,人數超過200萬人,因此如何正確使用安眠藥物,成為1項重要的公衛議題,藥師建議,務必按照醫師的指示用藥,懷孕、哺乳期間或老年人更需謹慎使用。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17年1項調查發現,全台平均每10人當中就有1人慢性失眠,盛行率為11....

閱讀詳情 »

國立中興大學材料工程系團隊,日前研發出可自行發電及自行修復功能的電子皮膚,像果凍膠的電子皮膚剪開後2分鐘會自動癒合,恢復導電功能,繼續進行上下左右操控,未來可以應用在機器人和義肢上面,具有廣泛的應用潛力,研究成果刊登在國際頂尖期刊《先進功能材料》。 中興大學材料工程學系副教授賴盈至表示,這個電子皮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