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足部感染風險大 嚴重恐截肢

糖尿病足部感染風險大 嚴重恐截肢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糖尿病有許多併發症,包括神經病變、血管病變、視力減退和腎功能減退等,而且糖尿病患者的足部也容易受傷。臺北市立中興院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劉文勝表示,糖尿病所引起的腳部潰爛,主要是因為血糖控制不良,造成下肢病變,因此建議患者更應該注意腳部皮膚保健,避免小傷口造成感染而日益擴大。

劉文勝指出,糖尿病患者不僅腳部容易引發潰爛,且易形成周邊神經病變或動脈血管阻塞,可能進一步導致足部多重病變。感覺、運動、循環功能與結構都可能被影響,所以患者的足部,產生傷口和感染的機率也同步增高,若患者合併吸菸,可能病情會更加嚴重。傷口若未能及時處理,進一步惡化,將演變成感染、潰瘍與壞死,甚至必須要截肢。

糖尿病患者截肢和感染風險大,對個人生活和家庭的影響甚鉅,許文勝提醒,尤其台灣夏天環境較為濕熱,加上氣候多雨和潮濕,病患應更加注重腳部的皮膚保健,防止小傷口擴大,甚至引發嚴重併發症。對於平時的保養,患者應該著重長期的血糖控制和定期的足部檢查。

若糖尿病患者遇到足部潰瘍問題,治療上應以個人狀況進行傷口評估和感染程度,選擇有效的治療方式。一般而言,可依照病患足部形狀和病況,適時在早期用鞋具輔助,來降低足部潰瘍和後續截肢風險。但最重要的是,患者應定時篩檢和自我檢查,才是根本之道。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94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狂犬病疫情持續升溫!截至31日止,共19例動物染狂犬病的病例,為確保第一線執行動物防疫人員安全,首波開放300名接種疫苗,包括執行與野生動物有直接接觸及捕犬者、動物收容所相關人員及開業獸醫師等,另外,民眾凡遭野生哺乳動物、流浪犬貓抓咬傷,可免費接種狂犬病疫苗。疾病管制署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醫療科技越來越進步,使得以前很多要動大刀的手術,都可以使用新的治療方法來獲得改善;臨床上,就有一名罹患甲狀腺癌的女子,很擔心開刀會留下疤痕,進而遲遲不敢做治療,所幸經由醫師建議以「達文西」手術切除甲狀腺癌,不會在頸子留下痕跡,她才答應進一步治療。這名罹患甲狀腺癌的女子是位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失智症藥品健保給付放寬了!中央健康保險署公告,今年8月1日開始,放寬失智症藥品健保給付規定,評估標準由「第一次治療」修正為「前一次治療」,可望為全台3萬名失智症患者,每月省下3000至6000元的醫藥費用。台灣失智症協會呼籲,家屬可帶失智症患者至醫院重新評估,有機會恢復健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你會感到長期頭暈、胸口痛、喘嗎?可別大意,小心恐是肺動脈高壓上身!醫師提醒,肺動脈高壓有如隱形殺手,嚴重時恐致命。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陳志暐表示,肺動脈高壓是發生在肺部的高血壓,容易使肺部的動脈壁緊縮、硬化;而有別於一般的高血壓,罹患此病的右側心臟要更努力地擠壓,因而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