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糞便含益生菌 國外萃取用來治病

糞便含益生菌 國外萃取用來治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般人想到糞便,就感覺很髒、很汙穢,糞便並非一無是處 。醫界早發現,有時糞便含一些益生菌,而這些益生菌可用來輔助、改善一些感染性疾病,美國醫界甚至開始使用這種方式作為一種輔助治療策略。

身體獲得益生菌方式 主要分兩種
三軍總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主治醫師盧俊吉表示,目前讓身體獲得益生菌的方式分為「口服益生菌膠囊」、「糞便微生物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FMT)兩種,「糞便微生物移植」這種方式在美國已進行約兩、三年,台灣目前還無法做這種輔助治療。

糞便微生物移植 可作為輔助治療
盧俊吉醫師舉例,在美國,若有人感染抗藥性細菌,並產生偽膜性大腸炎,就可以考慮運用「糞便微生物移植」作為輔助治療。當一名患者染病,同住其他家人卻健康無事,代表同住家人體內可能有益生菌可提供保護,而患者體內並沒有這些益生菌,此時醫療人員就會分析患者、患者家人糞便,釐清哪些益生菌為保護關鍵。

之後,美國醫療人員會請患者取家人糞便,先以果汁機打均勻,再過濾雜質、濾出糞水,這些糞水就含有益生菌,可以以鼻胃管方式讓益生菌進入患者體內,或進行大腸鏡,以這些糞水灌洗大腸,這樣家人糞便中的益生菌便能進入患者體內。雖然也可以加生理食鹽水,用食用方式讓糞便中的益生菌進入患者體內,但多數患者無法克服心理障礙,因此多以鼻胃管攝取。

益生菌療法 無法取代正規療程
盧俊吉醫師指出,在美國,上述做法需要在醫師處方下才能進行,使用的糞便多以家人為主,這種做法屬於輔助治療,無法取代正規治療。目前要克服的問題為,益生菌進入胃部,容易遭受胃酸攻擊,但若以大腸鏡方式灌洗,屬於侵入性治療,並不是所有患者都願意接受大腸鏡灌洗。未來還需要研發更理想策略,幫助患者攝取適合益生菌,以提升治療效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1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癲癇是兒童神經科常見疾病之一,發生率約為每千位兒童中有5~10位罹患此症。而癲癇的診斷是以臨床病史的描述為主,腦波及腦部核磁照影檢查為輔,其具有多樣化的發作型態及複雜的病因,病因包括腦結構異常、中樞神經免疫疾病、腦部感染、神經代謝疾病及基因異常等,其中基因扮演著關鍵角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新北報導】半年前有人發現,新北市新莊區1隻米克斯浪浪在騎樓底下痛苦地躺臥,無法站立,善心民眾見到狗狗痛苦的模樣,便立即通報新北市政府動保處。經救援後,獸醫師檢查發現狗狗罹患嚴重心絲蟲感染及腹水,幸好在長期治療後,浪浪健康情況良好,期待有緣的主人帶牠回家。 致死率極高的心絲蟲感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詩恩/台北報導】心臟病相關疾病位居國人死因排行榜第2名,不少人死於腦中風、心肌梗塞,甚至猝死,如何提早確認病灶,及早治療,一直是醫界關注焦點,台大團隊結合健保CT影像大數據,建立心血管鈣化評估工具,精準掌握患者心臟血管狀態。 透過健保大數據 分析全台民眾心臟鈣化分數 該項計畫負責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6歲的張女士前年因右膝退化性關節炎接受膝關節置換,當時麻醉方式為半身麻醉,術後恢復良好,兩天後便出院正常生活。這次因為在陽台洗衣服時不慎滑倒,右手著地後劇痛,就醫後診斷為右橈骨骨折,醫師評估需要手術作骨折固定;術前麻醉評估時張女士想起上次換關節是半身麻醉,便問麻醉科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