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終於找到了!!人體最佳的洗澡、睡覺、吃水果、美容等時間,全都在這邊!!再不收藏又找不到了!!

其實人體就像一部機器,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該有個工序。原來在對的時間做這些事情可以改善這麼多!!!!

終於找到了 人體最佳的洗澡 睡覺 吃水果 美容等時間,全都在這邊 再不收藏又找不到了

終於找到了 人體最佳的洗澡 睡覺 吃水果 美容等時間,全都在這邊 再不收藏又找不到了

1.刷牙的最佳時間

飯後3分鐘是漱口、刷牙的最佳時間。因為這時,口腔的細菌開始分解食物殘渣,其產生的酸性物質易腐蝕、溶解牙釉質,使牙齒受到損害。

2.飲茶的最佳時間

飲茶養生的最佳時間是用餐1小時後。不少人喜歡飯後馬上飲熱茶,這是很不科學的。因為茶葉中的鞣酸可與食物中的鐵結合成不溶性的鐵鹽,干擾人體對鐵的吸收,時間一長可誘發貧血。

3.喝牛奶的最佳時間

因牛奶含有豐富的鈣,中老年人睡覺前飲用,可補償夜間血鈣的低落狀態而保護骨骼。同時,牛奶有催眠作用。

4.吃水果的最佳時間

吃水果的最佳時間是飯前1小時。因為水果屬生食,吃生食後再吃熟食,體內白細胞就不會增多,有利於保護人體免疫系統。

5.曬太陽的最佳時間

上午8時至10時和下午4時至7時,是曬太陽養生的最佳時間。此時日光以有益的紫外線A光束為主,可使人體產生維生素D,從而增強人體免疫系統的抗癆和防止骨質疏鬆的能力,並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病率。

6.美容的最佳時間

皮膚的新陳代謝在24點至次日凌晨6點最為旺盛,因此晚上睡前使用化妝品進行美容護膚效果最佳,能起到促進新陳代謝和保護皮膚健康的功效。

7.散步的最佳時間

飯後45分鐘至60分鐘,以每小時4.8公里的速度散步20分鐘,熱量消耗最大,最有利於減肥。如果在飯後兩小時後再散步,效果會更好。

8.洗澡的最佳時間

每天晚上睡覺前來一個溫水浴(35℃~45℃),能使全身的肌肉、關節鬆弛,血液循環加快,幫助你安然入睡。

9.睡眠的最佳時間

午睡最好從13點開始,這時人體感覺已下降,很容易入睡。晚上則以22點至23點上床為佳,因為人的深睡時間在24點至次日凌晨3點,而人在睡後一個半小時​​即進入深睡狀態。

10.鍛煉的最佳時間

傍晚鍛煉最為有益。原因是:人類的體力發揮或身體的適應能力,均以下午或接近黃昏時分為最佳。此時,人的味覺、視覺、聽覺等感覺最敏感,全身協調能力最強,尤其是心律與血壓都較平穩,最適宜鍛煉。

人體24小時最佳時間使用手冊

1∶00

人體進入淺睡階段,易醒。此時頭腦較清楚,熬夜者想睡反而睡不著。

2∶00

絕大多數器官處於一天中工作最慢的狀態,肝臟卻在緊張工作,生血氣為人體排毒。

3∶00

進入深度睡眠階段,肌肉完全放鬆。

4∶00

“黎明前的黑暗”時刻,老年人最易發生意外。血壓處於一天中最低值,糖尿病病人易出現低血糖,心腦血管患者易發生心梗等。

5∶00

陽氣逐漸昇華,精神狀態飽滿。

6∶00

血壓開始升高,心跳逐漸加快。高血壓患者得吃降壓藥了。

7∶00

人體免疫力最強。吃完早飯,營養逐漸被人體吸收。

8∶00

各項生理激素分泌旺盛,開始進入工作狀態。

9∶00

適合打針、手術、做體檢等。此時人體氣血活躍,大腦皮層興奮,痛感降低。

10∶00

工作效率最高。

10∶00-11∶00

屬於人體的第一個黃金時段。心臟充分發揮其功能,精力充沛,不會感到疲勞。

12∶00

緊張工作一上午後,需要休息。

12∶00-13∶00

是最佳"子午覺"時間。不宜疲勞作戰,最好躺著休息半小時至一小時。

14∶00

反應遲鈍。易有昏昏欲睡之感,人體應激能力降低。

15∶00

午飯營養吸收後逐漸被輸送到全身,工作能力開始恢復。

15∶00-17∶00

為人體第二個黃金時段。最適宜開會、公關、接待重要客人。

16∶00

血糖開始升高,有虛火者此時表現明顯。陽虛、肺結核等患者的臉部最紅。

17∶00

工作效率達到午後時間的最高值,也適宜進行體育鍛煉。

18∶00

人體敏感度下降,痛覺隨之再度降低。

19∶00

最易發生爭吵。此時是人體血壓波動的晚高峰,人們的情緒最不穩定。

20∶00

人體進入第三個黃金階段。記憶力最強,大腦反應異常迅速。

20∶00-21∶00

適合做作業、閱讀、創作、鍛煉等。

22∶00

適合梳洗。呼吸開始減慢,體溫逐漸下降。最好在十點半泡腳後上床,能很快入睡。

23∶00

陽氣微弱,人體功能下降,開始逐漸進入深度睡眠,一天的疲勞開始緩解。

24∶00

氣血處於一天中的最低值,除了休息,不宜進行任何活動。

原來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這麼重要!!!全都蒐集好了!!還不收藏嗎?!

via

相關推薦

很多人看了醫生,拿了藥,不敢吃,生恐吃了就會上癮,會有副作用。說也奇怪,大多數人卻敢到藥局買幾顆安眠藥來吃。 這是一個令人費解的事。也許有不少人會覺得:藥局拿的藥比較溫和,不像醫生開的藥都很「利」,會傷身體吧?當然有些人嫌麻煩,貪圖方便,有些人害怕上醫院... 其實,不只安眠藥──各種藥物都一樣,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52歲的陳先生,因與太太的房事總力不從心,以致太太抱怨連連,最近又出現夜間頻尿、小便無力等攝護腺肥大症狀,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導致太太要求分房,讓他困擾不已。馬偕醫院泌尿科醫師蔡維恭表示,50歲男性有勃起功能障礙機率的患者將近5成,也有近4成可能會有攝護腺肥大(BPH)症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每回拍攝跳樓戲時都拍到虛脫,感覺之前因為心肌梗塞裝的心臟支架都要跳出來。」演員林慶台最近在電影記者會中談到自身支架經驗,雖然說法聽來誇張,但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不少患者因為聽「人家」說,或是從網路上得到過時、不完整的資訊,對心血管支架一知半解,甚至導致錯誤迷思,還以為哪天不...

閱讀詳情 »

依照社會、心理與生理三要素模式理論,任何一個疾病若非在病因上受到這三種要素的影響;就是在病程當中受到這三種要素的干擾,即便我們能找到一個純粹由生理要素引起的疾病,他算不算疾病,還得要參考社會因素跟心理因素。產後憂鬱症看似高度與生理的病變相關,但是我們能夠就此說:這樣的相關性足以否定心理與環境要素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