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福部公布民國102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十大死因的發生時鐘是每3分24秒,每天有423例。死亡人數15萬4374人,較上年增0.4%,男性為女性之1.5倍。
根據內政部初步估測,102年國人零歲平均餘命為79.9歲,男性76.7歲,
女性83.3歲,分別較上年增加0.4歲、0.3歲及0.4歲。
102年十大死因排名依序為...
(1)惡性腫瘤;(2)心臟疾病;(3)腦血管疾病;(4)糖尿病;(5)肺炎;(6)事故傷害;(7)慢性下呼吸道疾病;(8)高血壓性疾病;(9)慢性肝病及肝硬化;(10)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與上年相較,肺炎與糖尿病對調。
衛福部統計處科長徐俊強指出,十大死因發生時鐘顯示,102年平均每3分24秒1死,每日發生數是423例。
92年則是平均每4分2秒發生1死,每天發生356例。
惡性腫瘤仍居十大死因首位,惡性腫瘤的發生時鐘每天123例,平均是11分44秒。
值得一提的是事故傷害死亡,每天發生18例,平均1小時19分24秒就有1例死亡。
十大癌症死因依序為...
(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
(2)肝和肝內膽管癌;
(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
(4)女性乳房癌;
(5)口腔癌;
(6)前列腺(攝護腺)癌;
(7)胃癌;
(8)胰臟癌;
(9)食道癌;
(10)子宮頸及部位未明示子宮癌。
與上年相較,胃癌與前列腺癌對調。
102年國人癌症死亡人數為44,791人,占所有死亡人數的29.0%,標準化死亡率每十萬人口130.4人,較上年微降0.7%;較92年下降8.9%。(摘自衛福部)
102年十大主要死因順位依序為:
(1)惡性腫瘤29.0%。 (2)心臟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11.5%。
(3)腦血管疾病7.3%。 (4)糖尿病6.1%。
(5)肺炎5.9%。 (6)事故傷害4.3%。
(7)慢性下呼吸道疾病3.9%。(8)高血壓性疾病3.3%。
(9)慢性肝病及肝硬化3.1%。(10)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2.9%。
102年十大主要癌症順位為:
(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 (2)肝和肝內膽管癌。
(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 (4)女性乳房癌。
(5)口腔癌。 (6)前列腺(攝護腺)癌。
(7)胃癌。 (8)胰臟癌。
(9)食道癌。 (10)子宮頸及部位未明示子宮癌。
102年男性十大主要死因分別為:
(1)惡性腫瘤29.9%。 (2)心臟疾病11.3%。
(3)腦血管疾病7.1%。 (4)肺炎6.1%。
(5)事故傷害5.1%。 (6)糖尿病5.0%。
(7)慢性下呼吸道疾病4.7%。 (8)慢性肝病及肝硬化3.8%。
(9)高血壓性疾病2.7%。 (10)蓄意自我傷害(自殺)2.6%。
102年女性十大主要死因順位依序分別為:
(1)惡性腫瘤27.7%。 (2)心臟疾病11.7%。
(3)糖尿病7.8%。 (4)腦血管疾病7.7%。
(5)肺炎5.5%。 (6)高血壓性疾病占4.1%。
(7)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3.7%。 (8)事故傷害3.1%。
(9)慢性下呼吸道疾病2.5%。 (10)敗血症2.2%。
102年嬰兒前三大死因,依序為:
(1)先天性畸形、變形及染色體異常21.5%。
(2)源於周產期的呼吸性疾患15.0%。
(3)與妊娠長短及胎兒生長有關的疾患6.5%。
合占總嬰兒死亡人數的43.0%。
102年少年(1-14歲)三大主要死因依序為:
(1)惡性腫瘤21.3%。
(2)事故傷害21.1%。
(3)先天性畸形變形及染色體異常8.8%。
合占少年死亡人數的51.2%。
102年青年人(15-24歲)前三大主要死因依序為:
(1)事故傷害占47.1%。
(2)自殺占13.5%。
(3)惡性腫瘤占10.8%。
合占青年死亡人數的71.5%。
102年壯年人(25-44歲)三大主要死因依序為:
(1)惡性腫瘤26.5%。
(2)事故傷害13.6%。
(3)自殺13.3%。
合占壯年總死亡人數的53%。
102年中年人(45-64歲)三大主要死因依序為:
(1)惡性腫瘤43.1%。
(2)心臟疾病9.5%。
(3)慢性肝病及肝硬化6.1%。
合占中年死亡人數的58.8%。
102年老年人(65歲以上)三大主要死因依序為:
(1)惡性腫瘤24.9%。
(2)心臟疾病12.6%。
(3)腦血管疾病8.4%。
合占老年人死亡總人數的45.9%。(摘自衛福部20140625)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