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缺牙不補 當心牙齒傾斜影響進食

缺牙不補 當心牙齒傾斜影響進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位60幾歲婦人,因為無法吃東西而到牙科門診求診,經過醫師檢查後發現口內後牙區有2處缺牙,原本上、下牙都可以密合接觸,但拔完牙過一段時間後,現在牙齒咬合已經呈現開咬狀態,上下排牙齒互相咬不到,口內只有幾顆後牙上、下有接觸,也因為上、下牙齒無法完全密合,所以吃東西有困難。

長期缺牙不補 進而影響進食與咬合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部楊智仁醫師表示,門診偶有此類因長期缺牙不補而造成牙齒傾斜,進而影響到進食與咬合的案例,此類患者需要花2~3個月時間做咬合調整,必要時甚至需要拔除無法保留之牙齒,使患者上、下牙能完全接觸,再將缺牙區部份以合適之假牙贗復,缺牙處的假牙補綴方式一般可以考慮活動假牙、固定牙橋及人工植牙,每個方式各有其優缺點,視病人經濟狀況及需求而作選擇。

適當治療可恢復正常咀嚼

楊智仁醫師指出,案例中病人就是忽略了做假牙之重要性,導致早期拔除缺牙之緊鄰牙齒因為長久沒有補綴而傾斜,而缺牙處的對咬牙也因無阻擋而向下長長,致使咬合亂掉了而無法進食,所以「缺牙不補,後患無窮」,有牙齒缺損之病人還是要盡早檢查及補綴,一般經過適當治療後,可以恢復正常咀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7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想學習新的事物,就得拿起你的筆來動一動、寫一寫。根據最近1項新的研究表示,儘管使用電腦打字或是觀看影片學習都很方便,但是透過手寫更能增加學習的效率和速度,研究結果發表在《心理科學雜誌》(Journ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年2月發生,高雄媬姆餵完奶將男嬰放在房間床墊上趴睡,之後離開房間,過了約1個半小時回房間查看,嬰兒已無呼吸,經地檢署相驗確定男嬰是吐奶再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發生這樣的悲劇,帶給家人難以承受的傷痛。部分家長會認為,寶寶喝完奶後仰睡容易嗆奶或溢奶,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的「健康存摺」於本月13日超過600萬人登錄!健康存摺從過去主打自我健康管理,持續開發新功能,升級科技防疫舞台中的重要角色,您也是其中一位使用者嗎?強化健康存摺功能 查閱新型冠狀病毒檢驗結果台灣的COVID-19本土疫情在5月時一度陷入緊張,健保...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近來天氣炎熱,防疫在家叫外賣、點手搖飲或是冰品,是許多人的消暑選擇,但如果本身是過敏體質的患者恐怕吃不消,可能引發各種過敏症狀,如咳嗽、流鼻水、鼻塞等,疫情期間可能以為自己不小心染疫,驚恐不已!對此,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提醒,除了塵蟎、灰塵等常見過敏原,冰品或香菸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