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罹RA十年 生物製劑助女強人重返職場

罹RA十年 生物製劑助女強人重返職場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中一名36歲的謝小姐,在26歲的青春年華就發現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簡稱RA),生活及工作都受到嚴重影響,直到使用T細胞生物製劑,才穩定控制並達標治療,現已不需吃藥,手指也看不出變形,最重要的是讓她回歸心愛的工作,日前更升遷成為高級主管。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魏正宗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自體免疫疾病,好發的族群為中老年人,與環境、遺傳有關,男女比約為1比9。曾有感染或免疫失調,亦可能導致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典型症狀為晨僵─起床後手部關節感到僵硬,持續30分鐘以上;之後演變為關節的痠、痛、紅腫等,好發部位為周邊關節,具對稱性,如雙手、雙腳。嚴重者的關節將變形,喪失功能,甚至需置換人工關節。併發症以心血管相關併發症為致死原因第一名。若治療得當,則存活率與一般人無異。

魏正宗說明,在急性期,控制疼痛與恢復功能是首要目標,傳統是使用消炎止痛藥或類固醇。免疫調節藥物除了傳統的口服用藥,現在新型的生物製劑,特點是免疫標靶療法針對特定的免疫分子作用,不會傷及其他細胞,更有效,副作用也較輕。

目前台灣的生物製劑分為抗腫瘤壞死因子、抗B細胞、抗T細胞、抗IL6等四大類,療效都相當優異。魏正宗舉例,像T細胞是免疫系統的總指揮,透過T細胞生物製劑控制總指揮,就可有效率的帶領整個免疫系統。由於機轉不同,T細胞生物製劑的感染率較低,特別適合中老年人等抵抗力較低的族群。而當合併乾燥症、血管炎或紅斑性狼瘡等共病的時候,使用T細胞生物製劑,全面的調整免疫現象可說是一舉兩得。

魏正宗特別提醒,許多患者都喜歡尋求偏方,建議在穩定期由合格的中醫師開中草藥,並確實告知中西醫師,才能讓醫師掌握病情。但有些促進免疫的中草藥就須格外小心,更不要過度進補,否則在急性期對病情可說是火上加油。另外,患者多有骨鬆,建議可多攝取維他命D跟鈣質,或補充綜合維他命與魚油。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58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22歲年輕男性日前因為慢性咳嗽,到住家附近的地區醫院就診,經過影像檢查後,轉診到臺大醫院新竹分院胸腔科就醫。男性吸煙史長 肺部多空腔囊腫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病理部王瑄醫師詳細問診之下,發現這位年輕男性的吸菸史已經有十年了,每天可以抽到一包的煙量。乾咳了一個月並沒有痰,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我適合隱形眼鏡嗎?美國視光科醫師賴裕源指出,可從創造個人最高效益來考量,若有高度屈光異常的人,只要遵照配戴保養規定,都可以考慮,若是配戴隱形眼鏡,會造成眼睛的生理不良或傷害者,則不適合。他也呼籲,民眾應至專業驗光場所,由驗光師驗配隱形眼鏡,不適合隨意購買配戴,才能確保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早期發現與治療是抗癌的共識,但局部晚期或轉移型大腸直腸癌真的無解嗎?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指出,大腸直腸癌長期位居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雖然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逐年增加,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確診時已屆晚期,腫瘤也發生轉移。所幸,隨著醫療技術進展,大腸...

閱讀詳情 »

糖尿病患者容易因視網膜病變導致黃斑部水腫而影響視力,由於眼睛病變早期沒有任何症狀,因此不易發現,長期下來恐造成視力下降,甚至出現無可挽救的傷害。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陳世真主任指出,只要確診糖尿病,就要開始預防各種併發症,尤其是三高控制不佳的患者,更容易引起不健康的視網膜血管滲漏,不正常的發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