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翹腳久坐 OL梨狀肌症候群上身腿麻

翹腳久坐 OL梨狀肌症候群上身腿麻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26歲的上班族吳小姐,最近右側下肢痠麻,一路從臀部延伸到腳趾,擔心是腰椎退化。經檢查發現,右側臀部有壓痛點,壓下後右下肢出現被電到且痠麻的感覺。原來是她上班長期坐辦公桌,偏好翹腳坐姿,使得梨狀肌長期受到拉扯,壓迫到坐骨神經,引起所謂的梨狀肌症候群,所幸在醫師教導改善坐姿、避免久坐,配合藥物與簡單復健動作後,症狀改善。

台南市立醫院家庭醫學科王維新醫師表示,梨狀肌是在髖關節深處的肌肉,主要負責髖關節的外旋與外展。常因外力受到損傷,或因久坐、久走、過度運動導致過度使用或痙攣,壓迫到坐骨神經,就會出現類坐骨神經痛症狀。

好發久坐族 貌似坐骨神經痛

臨床上常見症狀是漸進性的臀部疼痛,有時放射至大腿後方或小腿側面,且疼痛會因為久坐、久走或運動加重,甚至合併痠麻等感覺異常。大多好發於女性,也常見於須長時間坐姿或蹲姿工作者,如上班族女性、卡車司機、裝潢工人、菜販等。

由於許多腰椎病變,如:椎間盤突出也會導致類似症狀,必須先排除,提醒若出現類似坐骨神經痛症狀,下背疼痛或痠麻感沿臀部到大腿甚至足底、臀部痛到坐不住,或是伸展臀部肌肉時感到疼痛加劇,建議到門診諮詢,透過直抬腿測試與特定梨狀肌測試等或是X光、磁振造影、肌電圖或神經傳導檢查進行確診,以免延誤病情。

長期壓迫恐跛行 應姿勢端正

而林佳嬇物理治療師也表示,梨狀肌症候群除藥物治療或注射類固醇外,也可藉用物理治療包括電熱療來降低疼痛和放鬆;徒手治療來放鬆緊繃,最後配合運動治療來達到最佳效果。

王醫師也呼籲民眾,維持良好坐姿與站姿、避免久坐、選擇軟硬適中的床、避免太硬或太矮椅子,以免症狀反覆發作,甚至長期壓迫導致肌肉萎縮、下肢無力、跛行等症狀。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每天跑廁所20次,好像被馬桶綁架一樣」這是許多潰瘍性結腸癌患者的心聲,許多患者拉到虛脫才就醫,此時腸道多半已經潰爛,一旦出現併發症更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台灣人的腸道問題本就比例偏高,腸道發炎反應加劇,使腹痛、腹瀉、血便症狀一一找上門。如果其症狀持續達6周以上,當心可...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許多糖友常感到疑惑,明明已經按時用藥,為什麼血糖還是忽高忽低?血糖控制是一種生活習慣,空腹血糖、飯後血糖及定期測量糖化血色素,是維持穩定血糖的重要三元素,稱為「控糖金三角」。糖友的血糖控制是一項長期挑戰,不過因為種族差異,東方人飯後血糖更容易升高。加上東方飲食習慣又...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當長輩突然出現記憶力減退、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對視覺影像和空間關係有理解困難、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時,很可能為失智前兆,應立即尋求醫院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門診或醫院進行完整檢查和診斷。 全球每3秒鐘就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資料顯示,全球每3秒鐘就新增1...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今天是「國際失智症日」,其實失智症早期發現可減緩惡化,大家應多多重視失智症的預防、治療及照護,別讓一時的疏忽造成遺憾。一名75歲的阿嬤因為記憶力漸漸變差,開始搞混家人稱謂,把孫子喚成兒子、將陌生人當作老伴,有時甚至在自家中還嚷嚷著要回家,一開始家屬沒有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