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翹腳久坐 OL梨狀肌症候群上身腿麻

翹腳久坐 OL梨狀肌症候群上身腿麻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26歲的上班族吳小姐,最近右側下肢痠麻,一路從臀部延伸到腳趾,擔心是腰椎退化。經檢查發現,右側臀部有壓痛點,壓下後右下肢出現被電到且痠麻的感覺。原來是她上班長期坐辦公桌,偏好翹腳坐姿,使得梨狀肌長期受到拉扯,壓迫到坐骨神經,引起所謂的梨狀肌症候群,所幸在醫師教導改善坐姿、避免久坐,配合藥物與簡單復健動作後,症狀改善。

台南市立醫院家庭醫學科王維新醫師表示,梨狀肌是在髖關節深處的肌肉,主要負責髖關節的外旋與外展。常因外力受到損傷,或因久坐、久走、過度運動導致過度使用或痙攣,壓迫到坐骨神經,就會出現類坐骨神經痛症狀。

好發久坐族 貌似坐骨神經痛

臨床上常見症狀是漸進性的臀部疼痛,有時放射至大腿後方或小腿側面,且疼痛會因為久坐、久走或運動加重,甚至合併痠麻等感覺異常。大多好發於女性,也常見於須長時間坐姿或蹲姿工作者,如上班族女性、卡車司機、裝潢工人、菜販等。

由於許多腰椎病變,如:椎間盤突出也會導致類似症狀,必須先排除,提醒若出現類似坐骨神經痛症狀,下背疼痛或痠麻感沿臀部到大腿甚至足底、臀部痛到坐不住,或是伸展臀部肌肉時感到疼痛加劇,建議到門診諮詢,透過直抬腿測試與特定梨狀肌測試等或是X光、磁振造影、肌電圖或神經傳導檢查進行確診,以免延誤病情。

長期壓迫恐跛行 應姿勢端正

而林佳嬇物理治療師也表示,梨狀肌症候群除藥物治療或注射類固醇外,也可藉用物理治療包括電熱療來降低疼痛和放鬆;徒手治療來放鬆緊繃,最後配合運動治療來達到最佳效果。

王醫師也呼籲民眾,維持良好坐姿與站姿、避免久坐、選擇軟硬適中的床、避免太硬或太矮椅子,以免症狀反覆發作,甚至長期壓迫導致肌肉萎縮、下肢無力、跛行等症狀。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平日是否有多注意爸爸的情緒狀態呢?聽過身邊男性朋友訴苦嗎?為什麼男性較少開口求助?根據衛福部105年死因統計發現,男性(68%)自殺身亡比例高於女性(32%),而根據衛福部公布104年全民健康保險統計,發現男性於精神科就診率僅不到一成,若依年齡分析,20歲以上男性就...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61歲劉女士近日出現雙手麻木、雙腳無力、走路困難超過1年了,做頸椎核磁共振後確診是長節頸胸椎後縱靭帶鈣化,醫師曾表示嚴重程度是只要進行手術一定會癱瘓,諮詢第二意見後,發現仍有手術介入的空間,於是術後住院一個月再加上半年復健,終於能夠重新走路。 患者七節脊椎全被靭帶鈣...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 國人蔬菜普遍吃得少,加上外食方便,三餐都是外食的”老外”也不少,常聽到的外食組合包含:牛肉麵、滷肉飯、便當(小菜非蔬菜)、水餃…等,加起來一整天蔬菜量可能連一碗都不到。蔬菜吃得少會導致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其實吃夠蔬菜除了補充纖維...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颱風過境後,外頭氣溫常會飆破35℃,一走出戶外就像大悶鍋,而悶熱的天氣也常使汽車車廂溫度快速攀升,幼童體溫調節能力較差,曾有過孩童沒有被發現而在娃娃車中被活活熱死的案例,因為國民健康署提醒有幼童的家長提高警覺,開車臨停片刻獨留幼童於後座,一旦疏忽忘記後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