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肉笑皮不笑! 談面部年輕化的第六官及第七官

肉笑皮不笑! 談面部年輕化的第六官及第七官

撰文/陳世棟.整理/高芷瑩

 

面部基本上是由兩個部份組成,包括了五官及框架,五官包括了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及耳朵,框架則是包括了面部的骨架、肌肉筋膜、脂肪及皮膚。五官決定了我們是否好看的基本條件,而框架決定了你的年輕度,但並不是有了好看的五官就代表你是美女或帥哥,必須和框架匹配才能成為視覺上的美女或帥哥。

 


 

年齡增長 美麗不再

不管是美女或帥哥都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覺得美人遲暮、英姿不再,美女因為懷孕生了小孩,帥哥可能因為煙、酒、生活作息等問題。求美者通常覺得自己有變化,照鏡子的時候就是不知道問題出在那,殊不知問題不在五官的變化,而是框架上的變化,而這個變化既不是骨骼,更不是肌肉,而是我們下面要提到的面部第六官和第七官的顴骨和頰部脂肪墊,這個脂肪墊的位置決定了別人對你(妳)的視覺年齡,因此在面部年輕化是特別重要需要處理的。

 

 

 

第六、七官決定臉部脂肪變化

第六官和第七官的變化與五官的老化是不同的,五官因為有著骨架的支撐,所以位移的並不嚴重,頂多就是有些皺紋和稍微的下垂,但是顴骨脂肪墊和頰部脂肪墊的位移則不同,因為沒有骨架的支撐,單單靠著支撐纖維,隨著時間的推移,下垂位移的狀況是非常明顯的,這種位移產生的結果包括了以下的狀況:顴骨脂肪墊下垂後,會產生眼眶下支撐性變差,因此就會形成淚溝、眼袋綜合症,有時連原有的臥蠶都會消失,顴骨脂肪墊下垂也會使鼻唇溝(法令紋)加深凹陷,另外下垂的顴骨脂肪墊也會形成蘋果肌下垂的視覺效果,笑的時候因為鬆弛無法上提,造成了「肉笑皮不笑」的窘態。

 

 

 

脂肪流失 就像老了5歲

頰部脂肪墊的下垂造成木偶紋,形成的原因如同鼻唇溝(法令紋)的相同,這樣的問題也導致了嘴角的下垂;頰部脂肪墊的問題不只是下垂,還有外擴的問題,這種外擴的問題會讓面部有變大的感覺,特別是照相特別的明顯,同時也讓下頜緣輪廓線變差,這種臉變大和輪廓線變差的問題,就足以讓人看起來老了3至5歲,甚至更多。

 

因此在解決面部年輕化的時候,我們考慮的問題並不應該是所謂的凹陷和體積流失的問題,而是應該更進一步的探討面部實際發生的問題,有些凹陷是因為第六官和第七官位移下垂所形成的,有些問題是因為膠原蛋白流失造成的凹陷,有些狀況是因為細胞流失造成的,單一的治療方式有時是以偏蓋全,有時無法解決問題,反而製造新的問題。

 

就以蘋果肌下垂治療來說,很多醫生會用「填充可以緊實」的錯誤觀念來治療病人,最常使用的就是玻尿酸,剛打完的時候效果可能很好,但是玻尿酸並沒有定位的能力,所以隨著吸水腫脹的關係,反而加重了脂肪下墜的重量,加上玻尿酸大部份是填充在真皮層,會使得支撐纖維更鬆弛,使得臉變得更大,「肉笑皮不笑」的問題更嚴重,這就是大家討論到的FILLER FACE(填充物的臉)或是填充後面部僵硬的由來。

 

 

 

往上往內式治療 才能成功復位

因此我們在面部年輕化的治療上,最重要的是針對第六官和第七官的下垂位移來治療,這種下垂位移是往下往外的,治療時就必須往上往內,才能復位第六官和第七官脂肪墊的位置,將變大變寬的臉回縮,才能實現真正的年輕化,傳統的拉皮手術或是及拉皮手術為基礎的緊實方式,將第六官和第七官的脂肪墊往外往上拉,反而使臉變大變寬,蘋果肌也變形了,這樣的概念是有瑕疵的。

 

第六官和第七官的脂肪墊復位後,我們再根據面部凹陷的程度做適當的填充,不論是填充脂肪或是玻尿酸相對都比較少,不容易引起下垂和變形的問題,也不會有面部僵硬的情形。

 

 

 

──────────── 醫師小叮嚀 ────────────

面部年輕化是目前大家趨之若鶩的治療項目,面對要求愈來愈高的求美者,我們不能只是以為面部老化是單純的膠原蛋白流失,就想用單一的填充方法解決所有的問題,應該對問題有更深的認知,第六官和第七官的脂肪墊復位是提供治療的新方向,這樣我們才能讓面部年輕化美的自然,自然的美。

 

 

 

 肉笑皮不笑! 談面部年輕化的第六官及第七官

陳世棟 醫師

從事醫療工作多年,是義大利DEKA公司激光溶脂國際訓練講師及以色列ALMA(深藍)國際訓練講師,為中國整形美容外科學全書《微創美容外科學》編者之一,也是台灣美容醫學醫學會理事及美容外科教育長,長期從事醫學美容臨床及教學工作。本身有外科、內科及醫學工程專業背景,專研於先進的醫美技術開發,在激光溶脂、自體脂肪移植、幹細胞治療、端粒酶抗衰老治療及複合式無痕微整形等都有非常精湛的研究。

 

 

 

 

 

※ 更多本期雜誌精彩內容請至《醫美時尚》官網 http://www.dr-beauty.net


肉笑皮不笑! 談面部年輕化的第六官及第七官

【歡按讚加入《www.facebook.com/drbeauty.magazine》粉絲行列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潮健康/郭家和   從小受異位性皮膚炎困擾 他上幼稚園驚吐:當人好辛苦 異位性皮膚炎是兒免科醫師心中最難治療的過敏疾病,而且多數病人都是在嬰幼兒時期發生。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姚宗杰秘書長表示,兒童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病年齡愈來愈早,有些孩子4、5個月來看診時,已可用「體無完膚」...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   資料來源/江伯倫、朱家瑜醫師40歲的小陳從小為過敏體質,只要運動流汗,身體多處部位就會出現紅疹與搔癢。經醫師診斷後,確診為異位性皮膚炎,陸續發現,只要氣溫驟變、環境空氣品質不佳,或暴露在有二手菸的環境,都讓他全身搔癢不對勁……患有異位性皮膚炎人口超過20...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繼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之後,新北市也有醫院護理師染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17例本土個案及48例境外移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證實,其中一人是亞東醫院非專責病房的護理師,目前感染源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該名護理師案17967為30多歲女性...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台北報導 西堤餐廳群聚一夜暴增14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7)日下午直言「後續還值得我們一定要非常關注」!原因在於目前1月7日及1月9日在西堤用餐的客人陸續確診,甚至當天辦尾牙的不只是聯邦銀行,還有一家機車行也有辦尾牙,其中一名員工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