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肩頸痠痛嗎? 小心細菌感染!

肩頸痠痛嗎? 小心細菌感染!

 肩頸痠痛除了常見的運動傷害或退化性疾病,也要考慮是否為細菌感染。早期發現只需藥物治療即可痊癒,免除承受開刀風險。

 一位80歲的陳太太,最近抱怨頸部劇烈疼痛,服用止痛藥仍無改善,因此來到骨科門診。初步檢查發現除了頸部活動稍微受限以外,其實還有輕微發燒。在X光片底下,僅有一般退化性疾病的表現。

 由於持續劇烈疼痛及發燒,醫師安排磁振造影檢查。結果發現陳太太有頸椎感染情形,感染部位大多分佈在頸椎小面關節(facet joint)。進一步安排細菌培養,結果無論是血液或穿刺抽吸檢體,都顯示有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陳太太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目前已完全恢復,不再抱怨頸 部疼痛,沒有神經功能受到影響,血液中的發炎指數也已回復至正常值。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主治醫師趙顗絢表示,脊椎感染大致可依照感染病原菌分為兩類:一類是細菌造成的化膿性脊椎炎,另一類則是結核菌或 其他病原體造成的非典型肉芽性脊椎炎,此病患即是屬於化膿性脊椎炎。過去文獻中,造成化膿性脊椎炎最常見的細菌就是金黃色葡萄球菌。

 趙顗絢指出,細菌跑到脊椎的途徑有三種可能:第一是脊椎附近的組織感染,直接擴散到脊椎。第二是體內遠端的組織感染,細菌被血液運送到脊椎。第三則是接受治療時,細菌被治療工具帶到脊椎。
就部位來看,無論頸椎、胸椎、腰椎都有可能發生化膿性脊椎炎。頸部的化膿性脊椎炎相對較少見,但是有較高機會發生併發症。頸椎的各構造當中,分佈在小面關節的感染更少見,過去僅有零星報告,沒有大規模的研究。

 趙顗絢說,脊椎感染早期表現大多是局部疼痛伴隨發燒,但若是到病程晚期可能出現神經壓迫症狀,甚至四肢癱瘓無力。檢查方式以門診進行的身體評估及神經學檢查為主,至於X光片、磁振造影、或骨骼掃描等檢查工具,則由醫師視情況安排。

 治療早期脊椎感染是以藥物為主,一般建議至少要6~8週的抗生素治療,配合使用頸圈或背架。然而晚期若出現神經管膿瘍或神經壓迫,就必須考慮手術治療以進行清創或神經減壓。(陳恆光報導)



更多養生保健常識、醫藥衛生新訊,請鎖定央網「醫藥保健專頁」:
http://www.cdnews.biz/cdnews_site/coluOutline.jsp?coluid=452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早晚溫差大,鼻子又開始不聽使喚了嗎?中西醫師陳至奐醫師表示,日夜溫差、塵蟎、黴菌等過敏原都是誘發鼻過敏的原因之一,若是出現鼻癢、鼻塞、打噴嚏、流鼻水等過敏症狀,建議可適當按壓穴道,幫助緩解不適感受。  鼻過敏時,最常出現鼻子搔癢、鼻塞、狂打噴嚏或是流鼻水等症狀,建議可適度按壓鼻部穴道與周遭經絡,幫助...

閱讀詳情 »

過年掃除、翻箱倒櫃,想讓家裡煥然一新,尤其每到過年前夕,就會開始出現媽媽族因肌肉僵硬、痠痛而上門求診,佑康復健科診所院長張凱翔醫師提醒,長時間使用肌肉、過度疲勞,可能造成肩頸痠痛,甚至導致肌肉拉傷、骨骼錯位等嚴重後果,提醒民眾掃除時應分次進行,並量力而為,以免造成傷害。  大掃除是年前居家整理的重點...

閱讀詳情 »

你有注意過自己的尿液是什麼顏色的嗎?其實尿液顏色可能反應了目前的健康狀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表示,正常尿液應該是黃色的,淺黃、深黃都算正常,可能是飲水量導致顏色深淺問題;但若為黃色以外的顏色,則需特別提高警覺了,當心可能是腎臟病、泌尿道感染等問題,建議應及早就診為佳喔!  1...

閱讀詳情 »

撰文/李彥晨、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心肌梗塞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令人聞風喪膽,而這個疾病發生常常過於突然,讓人措手不及,來不及應對。 我們知道,心肌梗塞發生的前兆有胸悶、胸痛、喘不過氣,甚至蔓延到肩頸部位的疼痛感。如果,連這樣的警訊都未出現,甚至並不明顯時,該如何察覺心臟已經出現異狀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