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胰島素增敏劑+減重  控糖效果再提升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糖尿病患者只需要接受藥物治療,控制血糖就可以了嗎?! 醫師建議,接受糖尿病治療的同時也要控制體重,雙管齊下,效果將會更加顯著。

在台灣有75%至80%的糖尿病患者,常伴隨體重過重或肥胖的問題,阻礙了新陳代謝功能,才導致第二型糖尿病發生。門診中,常有患者覺得減重困難,又覺得糖尿病對健康沒有即刻性的威脅,未積極治療與控制,導致嚴重併發症發生才後悔莫及。

中山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內科主任林中生教授表示,第二型糖尿病是相當複雜的代謝性疾病,主因是胰島素阻抗現象,與肥胖及粥狀動脈硬化有很強的相互關係。胰島素阻抗除了引起糖尿病外,與許多慢性疾病也息息相關,例如高血壓、高血脂、血管內皮功能障礙等,進而造成動脈硬化現象,血管阻塞,嚴重則會導致中風、心肌梗塞、腎衰竭等嚴重併發症。

台灣有近半數的糖尿病患者,是死於心臟血管疾病或腦血管疾病併發症。糖尿病所引起的併發症可分為「小血管病變」及「大血管病變」兩大類。「小血管病變」會引起視網膜病變、腎臟功能不全或是神經遲鈍,嚴重者可能引起失明或腎衰竭等情形;而「大血管病變」則恐有心臟疾病、中風、截肢等。

林中生教授進一步說明,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避免併發心血管疾病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如何減緩胰島素阻抗現象,同時有效控制血糖是治療重點之一。國外有一大規模的PRO-Active研究結果發現,口服抗糖尿病藥物「胰島素增敏劑」除有效控制血糖外,更可降低28%心肌梗塞的再發生率,以及48%的腦中風再發率,對於曾經發生過腦中風、心肌梗塞的糖尿病患者多了一項治療選擇。

林中生教授叮嚀,對於肥胖型的糖尿病患者來說,減重是很困難的,甚至有患者不減重寧吃藥,但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方式,醫師建議還是要從生活習慣改善,規律的運動,將體重保持在一個正常的範圍內,只要減輕3-5%就可減緩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另外配合醫師定期回診追蹤,遵從醫囑服用藥物,千萬別輕易聽信坊間偏方,適時就醫才能獲得最好的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74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糖尿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的第5位,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國內20歲以上民眾高血糖盛行率為8%,以此估計,目前約有150萬名20歲以上民眾患有高血糖。根據研究,糖尿病患一生中,約有高達25%的機會發生足部潰瘍,甚至因此截肢。國健署因此提出「一檢 二顧 三控制」的防失「足」妙方,呼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對女大生來說,最重要的大概就是逛街和談戀愛了吧!同學們總愛互相分享新買的戰利品,偶爾抱怨男友不夠體貼、聊聊校園內的八卦。不過,今年剛滿23歲的李彥蓉卻不同!從高中就立志要當國際志工的她,大學四年內兩度前往非洲,而且每次一待就是30幾天。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屏東基督教醫院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糖尿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的第5位,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國內20歲以上民眾高血糖盛行率為8%,以此估計,目前約有150萬名20歲以上民眾患有高血糖。根據研究,糖尿病患一生中,約有高達25%的機會發生足部潰瘍,甚至因此截肢。國健署因此提出「一檢 二顧 三控制」的防失「足」妙方,呼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不少女性都有經期疼痛的困擾,疼痛症狀嚴重時,甚至會伴隨噁心嘔吐、頭痛及腹瀉等問題發生;根據調查發現,女性在面對經痛時,超過6成採取默默忍痛,3成喝熱飲緩解經期的不適;人氣團體象漾女孩成員亦為經痛問題所苦,為能提供正確的經痛護理觀念,象漾女孩團體將於10月26日下午一點到一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