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胰臟癌大突破! 台灣團隊登國際期刊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胰臟癌位居台灣癌症死因第八位,是預後最差的癌症之一。只有不到2成的患者可在早期就被診斷,進行手術治療;但即便如此,仍有超過80%的患者會在術後五年內死於腫瘤復發。而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日前發現,人類胰臟癌中存在6個基因分子標記,且此一突破性發現,即將刊登在11月份的頂尖國際期刊腸胃學 (Gastroenterology) 上,並將同時提出美國暫行性專利申請。

由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蔡坤志醫師、陳立宗所長及張俊彥前所長 (現任成大醫學院院長) 所帶領的胰臟癌研究團隊,與成功大學附設醫院沈延盛醫師帶領的上消化道癌醫療團隊合作,利用獨創的三次元組織工程技術結合生物及臨床資訊分析,發現人類胰臟癌中存在6個基因的分子標記,可以反應腫瘤幹細胞的活性,並極為準確地預估胰臟癌病人手術後的預後,其準確率可高達95%,大幅超越傳統臨床病理指標和全球其他已知的分子指標。

此外,國衛院研究團隊也發現,此6個基因標記中的首要基因,扮演著使胰臟癌幹細胞及其疾病惡化的主要推手,動物實驗更發現,抑制此基因就可有效抑制胰臟癌幹細胞,進而抑制胰臟癌轉移並延長存活期,可作為發展胰臟癌治療藥物的重要治療標的。

實際運用上,利用此6基因標記可以計算出預後指數,並可藉此準確估計胰臟癌病人手術後的預後。檢測後若具有早期 (半年至一年內) 復發風險的病人,便可考慮接受較積極的輔助性化療或標靶療法,以期能有效延長存活期。研究團隊目前正規劃進行更大規模的臨床轉譯研究,希望藉此開發出針對癌幹細胞的標靶療法,造福更多胰臟癌患者。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87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女性在生理期、懷孕期、更年期時,因為體內荷爾蒙的變化,會改變陰道及泌尿道內的酸鹼值,就特別容易發生「私密處感染」。然而,女性想要避免私密處感染,其實是有撇步的!趙順榮藥師就建議,女性可採取溫水坐浴、適量飲水及服用保健食品,來預防私密處感染。趙藥師表示,健康陰道內存在乳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正餐一口炸雞、一口含糖飲料,點心來個時下最流行的霜淇淋、甜甜圈,飽餐一頓好滿足,不過這樣的飲食方式,小心脂肪肝找上你!營養師指出,人體過多的營養素,會轉化成脂肪堆積在肝臟,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脂肪肝,建議外食族用餐時多點一盤燙青菜,增加膳食纖維攝取,可幫助脂肪代謝。營養師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勃起功能障礙,可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一名25歲年輕男子,身為業務的他,平時工作忙碌,三餐都靠吃速食裹腹,晚上還要應酬喝酒,長時間下來,不但精神不濟,與女友親密時也總是提不起勁,就醫診斷為勃起功能障礙。收治這名患者的台北市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陳建宏指出,該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近年來,3C產品風行,除了電腦之外,智慧型手機更是受到年輕族群青睞,經常是長時間盯著螢幕不放。低頭族不只是會使眼睛受到傷害,還可能使眼袋下垂!整形科醫師就發現,在門診中,因為眼袋下垂來求診者中,就有不少年輕族群,值得年輕的低頭族們多加注意。超美診所整形外科醫師陳振坤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