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胸悶心血管阻塞 打通血路須補腎

胸悶心血管阻塞 打通血路須補腎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現代人工作壓力大,飲食又多膏粱厚味,以致心血管疾病患者越來越多,病況嚴重時,出現胸悶、心肌梗塞,往往就被送往醫院急診室進行心導管支架置放治療;不過,中醫師李深浦指出,其實,會出現心血管疾病,要打通血路,應該要補腎,因為腎主骨,骨髓又有造血功能,因而與心相通,所以藉由補腎藥物,可以改善心血管病況。

李深浦醫師表示,補腎活血是增強心血管健康很重要的方法,因為腎虛會導致血液循環不良,進而增加心血管的負擔,所以應以補腎活血藥來治療;而且心血管堵塞狹窄,即使是裝了支架,並不是就不用吃藥。有不少心血管病人以為裝了支架,病就好了,其實還是要每天吃藥,而且裝了支架更可能會卡膽固醇。

臨床上,就有一名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老翁,原本要裝心血管支架,結果在以補腎中藥治療後,經由西醫進一步檢查,發現血路竟然大為暢通,以致不必急著置放支架了。李深浦解釋,因為腎與心相通,腎氣足,氣血流暢,心血管才會健康,中醫是以恢復人體機能的藥物,將身體的內臟器官養好,就可使其再生龍活虎。

「其實,平常就注意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可以改善人體內臟器官的健康!」李深浦並指出,中醫不只是治病,更要病人能夠運動,喜歡運動就健康,當自己動不起來時,就可藉由醫藥來幫助。他進一步說,你看小孩是坐不住的,因為他們新陳代謝好,老人不運動,沒有元氣,是因為沒有體陽,不想運動;陽氣足,則能量足,才有活動力、生命力,這是因為人需要營養,而能量夠就會安排去運動,運動會產生快樂,進而能產生良性循環,使身體健康。

另外,要避免心血管疾病,中西醫都注重飲食起居要正常,且應避免肥胖!李深浦醫師強調,身體肥胖會使細胞無法分解精細營養,因為人需要高度小分子營養,才能使內臟消化吸收,如果細胞代謝困難,則不只是會出現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都可能因此而來報到。

所以,李深浦醫師呼籲,要尊重身體新陳代謝的自然功能,尤其是吃食物要咬碎,因為大腦會在計算卡路里,吃太快,大腦就會算不清楚,以致食物就會吃太多,而且吃食物時喝冰水,大腦也會計算錯誤;另外,口水是最上層的消化液,可以調節胃酸,所以要細嚼慢嚥,才能幫助消化,否則吃太快又吃太多,化學分子會變粗,食物則沒有完整發酵,內臟器官就會吃不到營養,健康就會亮紅燈。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09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尊重身心障礙者人權、消除一切歧視!殘障聯盟、智障者家長總會、自閉症總會、中華視障聯盟、脊髓損傷者聯合會、康復之友聯盟、唐氏症基金會、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團體代表今日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簽署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促使我國身心障礙者人權保障與國際接軌。聯合國於2006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今年黑心食品風波不斷,從毒澱粉、胖達人香精麵包、山水混充米、到大廠混充油品;消基會今日召開記者會痛批,政府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無所做為,而業者的卸責態度及補償方案,更讓消費者無法接受。消基會呼籲政府,應設立「消費者保護基金」,才是剝奪不當利得與救濟消費者最理想的方式。消基會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平均每對夫妻生不到一個小孩!此外,調查也顯示,全台有三分之一學童過重及肥胖。隨著台灣步入高齡社會,生育率卻逐年下降,使得確保新生兒的品質就格外重要;因此,政府積極推廣孕婦產檢、高齡產婦遺傳性疾病預防篩檢服務、餵哺母乳宣導、學童營養午餐素食日等政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為確保病患用藥安全,食品藥物管理署持續推動藥品國際條碼政策;該署強調,強化全球貿易項目代碼(GTIN)的應用,將藥品條碼與藥品完整資料,鍵入藥品條碼共同平台資料庫中,結合網路平台的應用,將正確資訊相互傳遞,可落實病患用藥安全。用藥安全很重要,才能避免不幸事件發生;有鑑於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