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胸部有「硬塊」就一定是「乳癌」嗎?這種硬塊才是!!女人一定要會分啊!!

 

尤其是從姚貝娜因乳腺癌復發去世,許多女性都談癌色變,趕緊摸摸乳房自檢有無異常。因為對乳房硬塊不夠瞭解,大多數人在發現乳房有硬塊時,第一個反應都是擔心自己得了乳腺癌。

白領張小姐,今年25歲,她洗澡時摸到自己乳房有腫塊,擔心患了乳腺癌,幾天睡不好覺,決定休假就去看醫生。排了很久的隊,終於等到她看診時,醫生卻說她的的乳房裡沒有腫塊。「我的乳房有腫塊!我自己都能摸出來!還說問題不大?!」張小姐急的臉色通紅,與醫生爭執著。

胸部有「硬塊」就一定是「乳癌」嗎?這種硬塊才是!!女人一定要會分啊!!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甲乳外科主任醫師劉仁斌表示,像小張的擔心,臨床案例太多了。據瞭解,乳腺腫塊症狀錯綜多樣,既有單側腫塊,又有雙側腫塊,腫塊有大有小,質地有輕有硬,病程長短各異。近期人們對乳腺癌的關注度很高,往往過度擔心,方法不得當。「她的乳房檢查方式完全錯誤,用整個手抓住乳房擠壓,肯定感覺有腫塊的,那只是正常的腺體!」劉仁斌醫師解釋道。

在中國過半的女性會有乳腺腫塊或結節,但大多數腫塊和結節並非癌症,有四種常見疾病需加以鑑別——

乳腺增生:分為小葉增生結節和囊腫。結節的腫塊形狀不規則,常常為多發性的,呈片塊狀、結節狀或條索狀,與皮膚和深部肌膜不粘連;囊腫則邊界明顯,質地較軟。乳腺增生局部會有輕度到中度的觸痛,腫塊可隨月經週期變化,常在經期疼痛感明顯,腫塊變大,月經過後疼痛感減輕,腫塊及結節也隨之有所縮小。

乳腺炎:多發生於哺乳期女性。但發生在非哺乳期乳腺炎當中,漿細胞乳腺炎如今較為常見,這種乳腺炎是乳腺的一種慢性非細菌性炎症。常伴有乳房脹痛、紅腫,乳房常常可以摸到硬塊,病情進展後可能形成乳腺膿腫。

 

乳腺纖維瘤:這是最為常見的乳腺良性腫瘤,多發於青年女性,40歲之後少見。腫塊多為規則的圓形,一般直徑不超過4釐米,質地韌實,邊界清楚,活動度大,與皮膚無粘連。乳腺纖維腺瘤沒有痛感,而且纖維瘤的增長速度緩慢,一年之內增長在5毫米之內屬於正常現象。

乳腺癌:在較早期時通常無明顯疼痛或不適感。乳腺癌腫瘤生長速度快,表面不光滑,質地堅硬,界限不清,不易推動。這種腫塊往往一經發現就已經較大,到晚期時局部皮膚出現潰爛、浸潤,出現疼痛。它可導致乳頭內陷,並發生腋窩、鎖骨上淋巴結及臟器轉移,危及生命。

雖然張小姐有點太過緊張和激動,不過對自己身體的關心和重視是值得所有女性朋友學習的,因為並不是所有的腫塊都是良性的。劉仁斌醫師建議大家,面對腫塊,女性每年都要定期做乳腺檢查。

並且最好每次在月經後的2~3天,可以進行一次自我觸摸檢查,看乳腺有沒有外形改變、疼痛、腫塊、溢液等,須注意的是,觸診時用指腹而不是用指尖,更不可用手抓捏乳房。

乳房自檢怎麼做呢?自檢時上半身完全裸露,直立於鏡前,雙手叉腰,觀察雙乳房外形,輪廓有無異常,然後舉起雙臂,觀察雙乳房外形、皮膚、乳頭、輪廓有無異常,一般指腹觸摸乳房順序依次為 上方、內側、下方、外側有無腫塊,再仰臥平躺,肩部稍墊高,舉起右手臂,左手觸摸乳房、乳房尾葉、右側腋下有無腫塊,再換右手觸摸左側,還要注意乳頭乳暈 區有無腫塊。

一旦乳房發現有硬塊腫塊,無論大小、性質如何,都應該及時到婦科就診查明,即使不是惡性病變,也要遵醫及時干預。當然了,普通的自檢還是遠遠不夠的,40歲以下女性每年做專科體檢和乳腺超音波檢查;40歲以上女性,除了每年做專科體檢和乳房超音波外,還應做一次鉬靶檢查,以發現早期的乳腺癌。最後小編希望大家都身體健康,遠離癌症!

胸部有「硬塊」就一定是「乳癌」嗎?這種硬塊才是!!女人一定要會分啊!!

本文引用自 今日頭條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你絕對會喜歡!!

100年前,失蹤的4歲小男孩回到家人身邊,直到他老死後!DNA爆發驚人真相!!

胸部有「硬塊」就一定是「乳癌」嗎?這種硬塊才是!!女人一定要會分啊!!

「單春秋」其實超帥!!長得好像「金城武」!!難怪「柴智屏」想找他演「流星花園」…

胸部有「硬塊」就一定是「乳癌」嗎?這種硬塊才是!!女人一定要會分啊!!

在「經期」多喝這種水,豐胸效果是三倍!!難怪朋友愈喝愈大~

胸部有「硬塊」就一定是「乳癌」嗎?這種硬塊才是!!女人一定要會分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宜蘭一名年約64歲黃姓婦人,上週末參加雲林縣燦林國小同學會,與國小同學們至溪頭兩天一夜旅遊,結果在遊覽車上準備回程時,黃婦突然感到身體右側沒有知覺,無法動彈,接著大冒冷汗,想說自己的狀況,卻發現連話都已說不清楚!同學們趕緊向司機反應,接著將遊覽車開至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首次參加全球知名的「國際醫療旅遊雜誌IMTJ」舉辦的2019醫療旅遊大獎,頒獎典禮在德國柏林舉行,中國附醫一舉拿下「最佳行銷策略」、「國際病人專科中心」兩項大獎,是唯一獲得兩獎的醫院,為台灣國際醫療爭光。 中國附醫獲兩獎 展現台灣醫療及行銷實力 中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超過七十名照顧長輩與家屬一起玩「堆積幸福」遊戲,運用認知訓練,幫助時空停留的長輩動腦玩樂,大家齊心協力對號碼、組方塊充滿歡笑。臺中慈濟醫院失智共照中心舉行成立後,首次照護計畫成果發表會,照顧長輩與家屬同樂,有笑也有淚。 就近關懷失智長輩 提升照顧能量臺中慈濟醫院失智共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現代許多人都在執行高蛋白飲食計劃,多半是用來幫助增肌和減脂,但是現在有研究發現,飲食中攝取過多蛋白質,可能會為身體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在來自荷蘭與韓國的2項研究中發現,過量蛋白質的飲食法可能會有損腎臟健康,特別是對於本身患有糖尿病或肥胖的人,研究刊登在《腎臟學透析移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