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腎臟病患累積尿毒 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洗腎盛行率全球第一,有「洗腎王國」之稱謂!根據中央健保署統計,全台固定洗腎病患直逼近七萬大關,腎臟病患除了面臨洗腎問題外,更嚴重的還有腎臟病引發的心血管疾病,洗腎病友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是正常人的十到二十倍;因此,腎臟病引發心臟衰竭的情況不容忽視。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腎臟科主任張志宗指出,腎臟功能下降會相對引發心臟功能衰竭,病患初期會有喘、疲倦無力、水腫、胸痛與胸悶等症狀,嚴重者更有五成病患會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也就是所謂的心腎症候群。除了腎疾造成體液過多,影響心臟功能,尿毒素累積也是造成心臟負擔的主因,但拜醫療科技之賜,已可透過口服活性碳素粒子(AST-120)與利尿劑等輔助治療,減緩尿毒素堆積,進而減輕腎臟負擔。

尿毒症治療可以用利尿劑與口服活性碳素粒子減緩腎臟負擔,其中口服活性碳素粒子能避免腸道吸收過多的蛋白質,緩解尿毒素產生的機會;張志宗主任指出,臨床上常以飲食控制以及藥物治療來降低腎臟的負擔,其中飲食控制以少鹽、少糖、少油與低蛋白飲食為主;但民以食為天,要克制口腹之慾相當困難,生活中是很難避免吃入過多蛋白質,因此還需搭配藥物治療才能安心戰「腎」。

腎是人體相當重要的器官,影響層面甚廣,腎臟病因初期症狀不明顯,往往到了末期才產生明顯症狀,張志宗主任提醒,除了定期檢查外,如有排尿不正常、尿液起泡沫、血尿、無原因水腫症狀應盡早就醫,並聽從專業醫師建議,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洗腎。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58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當您滿心期待寶寶「一眠大一吋」時,也別忘記了,為寶寶建立一個安全的睡眠環境。根據衛生福利部107年嬰兒死因統計,事故傷害是第四大死因,而意外窒息死亡人數約占75%,意外窒息案例,有些便是源於錯誤的睡眠方式導致,國民健康署呼籲家長遵守「五招安心睡」不趴睡、不用枕、不同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升溫,民眾錯誤的認識,並不只是發生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期間,而是平時對傳染病的病原、傳染途徑與環境和宿主等概念不清楚所致。網路上的眾多資訊常是以快取勝,民眾常常難以分辨這些資訊的對錯與合理性,如同SARS流行期間,隨著疫情延燒,社會恐慌也加劇,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知道你吃進的食物究竟是含有營養還是卡路里呢,或者正在減重的你,常因無法避開飲食陷阱而減重失敗呢,其實人類的飲食正在經歷一個最美好的時代,但也是最惡劣的時代,尤其現正快速崛起的食物外送平台,又再次衝擊了飲食文化,由英國知名飲食作家及飲食史學家碧‧威爾森所著作的《飲食大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