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轉骨藥方補過頭 孩子恐矮人一截

轉骨藥方補過頭 孩子恐矮人一截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現代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高人一等,為了贏在起跑點,有些父母絞盡腦汁尋求中醫幫助,拼命餵食坊間的「轉骨藥方」;然而轉大人補過頭,反而容易導致孩子生長板提早癒合,最後恐怕還比同年齡的孩子矮了一截。

太早進補致性早熟 孩子長不高

開業中醫診所院長周宗翰醫師表示,太早進補可能會讓孩子出現性早熟的症狀,導致性荷爾蒙及生長激素一併增加,因此讓骨骼生長板提前癒合,這類型的小孩常常在兒童階段就達到生長高峰,然而可能在10歲前,身高發展就開始延遲、停滯,所以家長勿一天到晚餵小孩吃胎盤素、花粉、蜂王漿、鹿茸、人參等補藥。

飲食不正常 易造成腎氣盛

周宗翰醫師說明,中醫認為先天之本在腎、後天之本在脾胃,二者相互依存,相互為用。《黃帝內經》中提及「腎藏精、主骨、生髓」與「脾主四肢肌肉」的觀念,若是先天稟賦不足,加上脾胃不能化生氣血,營養五臟六腑、肌肉筋骨,則生長發育容易遲緩。 若是飲食不慎、作息失常,往往容易造成「腎氣盛」、「天癸至」的第二性徵發育提早。從現代營養學的觀點來看,轉骨發育期需要熱量、蛋白質及鈣質、鐵質、鋅的補充,才能夠應付生長發育的需求。

大量藥膳 恐讓小孩內分泌改變

因為少子化的影響,父母對於小孩的營養保健更加重視,常使用一些給老年人用的保健品用到孩子身上。而中藥包括冬蟲夏草、桂圓、荔枝乾、黃耆、何首烏等,越是大補類的藥膳,越易改變孩子正常的內分泌,造成其身心發展不平衡。目前台灣社會已經十分富足,每天都有蛋豆魚肉類可以吃,而營養過剩誘發小孩早熟,小孩越補、生長板越早閉含,就越長不高,反而變成「矮、肥、短」身材。

運動、均衡飲食、充足睡眠 是成長不二法門

周宗翰醫師提醒家長,應多鼓勵在生長發育期的孩子每天都要運動,且盡量持續運動超過30分鐘,以排出汗為標準,也同時要注意均衡飲食及孩子是否每天連續睡眠至少8小時,都可以刺激骨骼生長。生長潛力最大就是在兒童與青少年階段,這時出現的不適症狀,都應儘速尋求醫師之協助,不要盲目地服用偏方或成藥,同時也可把握機會利用這個時期適當的調理過敏性鼻炎、氣喘、脾胃功能差等體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0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亂吃中藥總給人敗腎的刻板印象;國內研究發現,末期腎臟病患使用西藥治療,搭配服用人參養榮湯,中西醫合併治療效果,大幅改善患者病情。醫師表示,人參養榮湯可益氣補血、養心安神,對病人的身心都有幫助。 中西醫治療 腎臟病不再惡化 白蛋白代表腎臟病患者的長期存活重要指標。三軍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肝病」是「本土病」,根據衛生福利部發佈103年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癌症連續33年居冠,其中肝癌位居十大癌症殺手的第二位;而慢性肝炎與肝硬化位居十大死因排行第九位。此外,約有40~60萬C型肝炎患者,帶原率約2%~6%。B、C型肝炎病毒是導致肝硬化、肝癌的最大元兇,每年奪去...

閱讀詳情 »

以下圖片來源 三天不吃青,兩眼冒金星。 寧可食無肉,不可飯無湯。 吃面多喝湯,免得開藥方。 體弱病欺人,體強人欺病。 晨吃三片薑,如喝人參湯。 寒從腳上起,病從口中入。 蘿蔔出了地,郎中沒注意。  人說苦瓜苦,我說苦瓜甜。  吃了十月茄,餓死郎中爺。 大蒜是個寶,常吃身體好。 ...

閱讀詳情 »

  (翻攝自看中國,下同) 有些食物不能和豬肉同食,嚴重者可能中毒。 豬肉應該算得上是餐桌上最常見的美食之一,但是吃豬肉也有著諸多的禁忌之處,搭配錯誤的話可是會造成及其不好的後果的喲!那麼豬肉不能和哪些食物同食呢? 豬肉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等。(攝影:黃燕玉) 豬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