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腎臟病者常步行 死亡風險最高可減59% | 早安健康NEWS

腎臟病者常步行 死亡風險最高可減59 早安健康NEWS

中國醫藥大學研究發現,腎臟病患者走路走越多,遭受死亡、洗腎或換腎的風險越低,研究發表於《美國腎病學會臨床期刊》(Clinic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中國醫藥大學腎臟科周哲毅醫師在新聞稿表示,走路量只要達到最小程度,如每星期一次約 30 分鐘的散步時間,就能對腎臟健康帶來益處,但走路的次數越多、時間越長,帶來的效益更大。

中國醫藥大學針對 6,363 名平均年齡約 70 歲的患者進行追蹤調查,這些病患患有慢性腎臟病,追蹤時間為 1.3 年,其中有約 21%的患者表示經常以步行作運動。結果發現,有習慣步行的病人,死亡風險平均少 33%,需洗腎或換腎的風險少 21%。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步行越多助益越大,每週走 1~2、3~4、5~6 和超過 7 次的患者,死亡機率分別減少 17%、28%、58%和59%,需要洗腎或接受腎移植的機率減少 19%、27%、43%、44%。

台灣地區腎臟病發生率極高,預估「洗腎」人口約 7 萬,但根據流行病學粗估,超過一百萬人潛藏有慢性腎功能不全,意味若這百萬人口沒有好好搶救其腎功能,將來都有可能步入尿毒症而需終身洗腎。

對於高風險的患者,除了按時運動,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陳鴻鈞也提出預防腎臟病五大口訣:專勤藥生食,也就是找對專家、積極勤勞、不亂吃藥、適當飲水和注意飲食,此外若你有腎臟病的徵兆「泡水高貧倦」,應找盡快找醫師進行診斷,以免延誤病情。

(封面圖片來源:The Nick Page CC BY 2.0)

 Walking Could Be Key Step Against Kidney Disease

 

延伸閱讀

慢性腎功能不全 5治療重點報你知

三高腎臟病惡性循環 五大保健密訣告訴你

尿尿竟起泡 難道腎臟出了毛病? 

其他你可能感興趣的健康達人推薦
腎臟病者常步行 死亡風險最高可減59 早安健康NEWS
走路!能提升老年生活品質
腎臟病者常步行 死亡風險最高可減59 早安健康NEWS
慢性腎功能不全 5治療重點報你知
腎臟病者常步行 死亡風險最高可減59 早安健康NEWS
高跟鞋以3公分為宜 過高恐骨盆歪斜
腎臟病者常步行 死亡風險最高可減59 早安健康NEWS
學學賈伯斯 走路也能讓創意加分
腎臟病者常步行 死亡風險最高可減59 早安健康NEWS
三高腎臟病惡性循環 五大保健密訣告訴你
腎臟病者常步行 死亡風險最高可減59 早安健康NEWS
尿尿竟起泡 難道腎臟出了毛病?
腎臟病者常步行 死亡風險最高可減59 早安健康NEWS
【多喝水】自以為夠≠健康的夠 國人平均日少500cc水
prev next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新藥開發背後的推手 全台逾半實驗鼠由他供應 樂斯科養老鼠 1胎要價20萬 實驗鼠肩負著藥物開發第一線的重大任務,更是發展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的基礎動力;每隻小老鼠的身價不菲,特殊品種要價兩萬元,有的時候1胎就要20萬元。 文/段詩潔 來到宜蘭縣冬山鄉,依山傍水好不清幽,走進樂斯科的實驗動物培育中心,卻是...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某個冬日的晚上,記者卡納潘姿站在冰島赫爾辛基的一處水池旁,當時是攝氏零下十度,周遭是白雪一片,她穿著泳衣、頭戴毛帽、還有厚手套,她聽朋友說只要跳下去游泳,就可以治療她的全身的疼痛、頭痛甚至憂鬱。 這種看起來很瘋狂的舉動,在冰島卻一點也不特別。甚至是他們居民每天的日常...

閱讀詳情 »

在華人社會中,「性」是私密、長期避談的話題,多數人從小就沒有接受過性教育,現在要重新學習,教導自己的孩子自然是一大難關。針對家長常見的困擾,我們特邀專家給予精闢解答。Q1:我希望和孩子健康談性,但覺得好尷尬...... 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助理教授高松景說道,「首先,家長要釐清自己對於性的態度...

閱讀詳情 »

天氣日夜溫差大,一不小心就會感冒,許多民眾習慣自行至藥局購買感冒糖漿服用。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張文靜指出,感冒糖漿含有乙醯胺酚等止痛退燒成分,如果1天喝上3、4瓶,就可能過量傷肝,要是又多吃了止痛藥,則風險更高。 張文靜表示,感冒糖漿大多含有止痛退燒成分(乙醯胺酚)、緩解鼻塞流鼻水症狀的成分(如c...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