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膝蓋疼痛半數為軟骨磨損造成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報導】

膝蓋疼痛半數為軟骨磨損造成
▲謝明哲教授將分享骨骼和關節的營養與保健資訊。(圖:台北市紅十字會提供)
由於人是以雙腳走路,呈現直立姿勢,因此膝關節常承受很大壓力。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中心醫學專家指出,很多人都有膝蓋疼痛困擾,大約有一半的人是因為膝關節軟骨受到損害,進而引起膝關節疼痛症狀。

膝關節軟骨就好像橡膠一樣,有彈性、有韌性。軟骨由軟骨細胞所組成,軟骨細胞會製造「軟骨基質」以構成軟骨,而軟骨基質俗稱軟骨膠,像民眾常聽到的膠原蛋白、葡萄糖胺都屬於軟骨基質。

膝關節軟骨可以減少膝蓋摩擦壓力、發揮「避震器」功能,一旦膝關節軟骨磨損、退化,膝關節活動角度就會受到限制,且可能產生劇烈疼痛。軟骨受損情況一再惡化,最後就得接受膝關節置換手術。

一般人活動高度仰賴關節軟骨,每天頻繁活動自然也會消耗、磨損一小部分軟骨組織,此時軟骨細胞會製造出新的軟骨基質,修補損耗部位。隨著年齡增長,軟骨細胞再生、修補能力也會退化,因此年長者很容易出現退化性關節炎。

除了年長者,一個人常出現運動傷害或讓膝蓋反覆受傷,膝關節軟骨也很容易磨損。此外,膝關節大量活動、膝關節先天異常、荷爾蒙失調患者等也都是膝關節軟骨磨損高風險群。

為了盡早開始養成正確的骨骼與關節保養觀念,台北市紅十字會特別舉辦免費健康公益講座,邀請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講座教授謝明哲,主講「軟硬兼顧-骨骼和關節的營養與保健」,與民眾分享。時間訂於2015年06月06日(六)下午1點至5點,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01室(台北市徐州路2號4樓)。

本次講座共分三場,另兩場由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特聘教授歐耿良,與民眾分享「轉譯醫學—從醫學研究到臨床治療之路」;前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理事長-鄭永豐醫師將為民眾講述「3C奇麗視界-現代人的護眼之道」。

此次三位名醫齊聚一堂,如欲參加的民眾請事先報名,請於周一至周五上班時間電:(02)2391-5568轉報名組,亦可線上報名http://lecture99.com/program.php?id=23,或上網搜尋「健康公益講座」進入活動網頁報名。
 
 
本文出處: 台灣新生報

http://www.tssdnews.com.tw/?FID=12&CID=274282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彭玉章�台北醫學大學兼任運動醫學講師】迷思:低強度的身體活動或運動,如走路、菜園或花園工作等對身體沒有好處?事實:其實,這些低強度的身體活動或運動長時間來說,是最理想的身體活動或運動,因為這些身體活動最能有效運用肌肉,且最不容易引起傷害,並能終其一生行之。迷思:短時間的運動沒有用,你必須至少一次運...

閱讀詳情 »

最好的抗衰老運動:跑步抗衰老的健身方法首推跑步,試驗證明,只要持之以恆堅持健身跑,就可以調動體內抗氧化??的積極性,從而收到抗衰老的效果。最好的減肥運動:滑雪、游泳以手腳並用的效果最好,如滑雪、游泳等。如果你正當壯年,也可以選擇拳擊、舉重、爬山等運動,對消耗脂肪特別有效。最好的健美運動:體操不少青...

閱讀詳情 »

【聯合報╱洪蘭】2010.03.01報載有對夫妻,因妻子重度憂鬱,苦不堪言,決定自殺解脫,先生不忍她黃泉路上獨行,便陪她一起燒炭。這則新聞讓我看了很不忍,因為現在對憂鬱症已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它有大腦神經傳導物質上的原因,有藥物可以幫助,病人也可透過運動方式幫助自己減輕病情。研究發現當一個人大量運動到...

閱讀詳情 »

「要活就要動」,這句話是對的。但是要附註------千萬別過度,會造成更多的身體傷害。很多人都提倡要「多運動,這樣可以常保身體健康」。其實這句話有很大的問題。筆者也建議要運動,可是只限於軟性的運動。例如打太極拳、做做柔軟操、適度的拉拉筋骨、泡泡澡、做做瑜珈……等等都是一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