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膝關節疼痛 竟是「關節鼠」作怪

膝關節疼痛 竟是「關節鼠」作怪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一位41歲的女性患者,多年前右膝半月板曾撕裂,透過關節鏡手術,症狀已緩解。但近一年來,右膝關節疼痛,常有關節卡住的感覺,就醫被診斷為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但治療卻沒有效果,因此轉至成大斗六分院就診。該院骨科醫師翁閎楷表示,經檢查發現,患者膝關節內有鈣化性的游離體,俗稱為「關節鼠」,是形成疼痛主因,最後在接受手術移除游離體後,患者已經康復。

「關節鼠」指的是游離體在膝關節滑囊空間內,可能由小纖維、軟骨等組成,翁閎楷醫師表示,這位患者的關節鼠是出現在右膝關節前外側的滑囊,從皮膚就可以摸到有突出物的觸感,透過病例診斷為滑囊性軟骨瘤。

形成關節鼠的原因很多,包括有退化性關節疾病、一個碎片骨折、撕裂的軟骨、手術斷裂的物品、剝離性骨軟骨炎、滑囊性軟骨瘤、膝關節創傷或過度使用等。

翁閎楷醫師指出,一般若有關節鼠症狀,膝關節會出現有卡住之感、關節疼痛、關節腫脹、慢性關節僵硬,甚至可摸到膝蓋內有物體。

對於關節鼠的治療,翁閎楷說,若是小的游離體,以緩解症狀為主,非類固醇性消炎止痛藥可緩解膝關節疼痛和腫脹。但任何小游離體都可能造成關節軟骨磨損,因此多建議要以手術移除;大的游離體則一定要接受手術,常以關節鏡手術治療,僅需開微創傷口,若是游離體很明顯,也可用開放性手術治療。

翁閎楷表示,退化性關節炎也會造成膝關節疼痛,有些患者初期是肌腱炎,但因缺乏運動,腿部肌肉較無力,易造成膝關節周圍的肌腱發炎,像是鵝掌肌腱炎或髕骨肌腱炎,最後可能演變成退化性關節炎。一旦膝關節出現疼痛,合併有卡住的情形需要特別留意,可能是半月板撕裂、皺襞症候群或關節鼠造成,時間一久會造成機械性的關節軟骨損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767

相關推薦

近年來,消費者對於吃的概念,已從吃得飽演進到吃得健康,甚至進一步追求永續,因此有機農業在這幾年風靡全球。 但台灣地小人稠,從傳統慣行農業轉型至有機農業並不容易,其中也有許多知識點和迷思。 對此,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11月舉辦的良食脈動講座,邀請灃食智庫、國立宜蘭大學生物資源學院副院長鄔家琪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發布,新增6例境外移入病例(第681例至686例)分別由印尼(3例)、美國(2例)、法國(1例)入境,6名個案有5人持有3日內病毒核酸陰性報告登機,指揮中心專家資訊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解釋,病患有可能在潛伏期或疾病晚期採檢,都可能讓檢驗偽陰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真正接受專業治療的兒童青少年精神疾患少之又少,原因不外乎是大眾對於看精神科的負面印象,擔心會留下紀錄、孩子需要長期服用藥物等。對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張倍禎醫師和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長年與國際臨床團隊合作,系統性研究營養介入之臨床應用,近日發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各大藥廠新冠疫苗研發頻傳佳音,我國在抗病毒研發上也有突破發展,長庚大學與生技公司產學合作,在細胞實驗中發現,流感藥物中的主要成分FB-1603,可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活性,可望成為治療新冠肺炎的新藥。 該項產學合作新冠藥物將於2021第1季向美國FDA提出2期人體臨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