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蔬菜、水果有何不同?|全民愛健康 營養素篇10

蔬菜 水果有何不同?|全民愛健康 營養素篇10

蔬菜、水果到底該如何區分?不愛吃菜的人,多吃水果可以彌補蔬菜攝取不足的問題嗎?高雄市立鳳山醫院廖嘉音營養師表示,以營養學來說,蔬菜與水果都具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與膳食纖維,營養價值雷同但仍存在些許差異;而且,相較於蔬菜而言,水果的糖分與熱量較高,攝取過多可能會造成熱量過剩的問題,因此,建議蔬菜、水果還是要均衡攝取為佳唷!

 

蔬菜 水果有何不同?|全民愛健康 營養素篇10

 

蔬菜是植物的根、莖、葉與花等部位,主要的營養成分包括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A、B群、C、K等)、礦物質(如鈣、鐵、鎂、鉀等)與豐富的膳食纖維。除了根莖類的薯類、藕類含有豐富的澱粉含量外,其餘大多數的蔬菜都屬於低熱量食材。然而,東方人吃蔬菜大多以熟食為主,蔬菜經過烹調之後維生素B、C等水溶性維生素會大量流失,但部分營養成分(如胡蘿蔔素)則會因油脂烹調後而提升身體利用率,有助促進身體健康。

 

而水果主要為植物的果實,多以生食為主,水果除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與礦物質外,也富含大量的水分與糖分,相較於薯類、藕類之外的蔬菜而言,吃多恐攝取或多的糖分與熱量,但適量食用水果可攝取維生素B、C等,對健康將有所助益。

 

總結來說,蔬菜、水果對身體各有益處,建議應均衡攝取、不偏廢,才能讓身體吸收到多元化的營養成分唷!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 廖嘉音營養師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蔬菜 水果有何不同?|全民愛健康 營養素篇10

相關推薦

【記者 薛秀蓮/台北 報導】大家都知道防疫要勤洗手、戴口罩、避免群聚並且時時消毒,但你是否忽略了透過打噴嚏、咳嗽甚至是講話等飛沫方式散布於空氣中的病毒與細菌了呢?在這個疫情嚴峻的時刻,空氣清淨也是日常環境中一個不容小覷的重要議題。 研究指出,病毒在人體外可維持數小時至數天的感染活性,當人們不小心接...

閱讀詳情 »

台北市今天新增122例本土確診加上校正回歸,柯文哲下午召開記者會表示,根據疫情趨緩,目前台北市沒有四級封城的風險,不過目前管制的狀況到底要維持多久?柯文哲坦言,疫苗還是最終解決方案,如果現況還要再拖3個月,餐廳停止內用、服務業也停班,餓死恐比病死多。柯文哲表示,雖然現在疫情趨緩,但一放鬆馬上確診人數...

閱讀詳情 »

台灣今新增274例本土、73例校正回歸與15例死亡,其中彰化縣新增10例。衛生局長葉彥伯表示,在先前確診的案件中,有5例感染源待查,現在有1人已經找出來了,是一名65歲的男性,其坦承有北部阿公店的活動史。葉彥伯說,此個案後來在5/25-5/27獨自駕車旅遊「環台灣」,去到南投、嘉義、雲林、台南、高雄...

閱讀詳情 »

全國疫情三級警戒,為防傳統市場群聚買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呼籲民眾少去多買,一次購足,各縣市政府近日也陸續實施身分證字號尾數單雙號分流管制,對於台北市是否會跟進?柯文哲表示,目前已讓各市場自治會實行減攤,未來先觀察2天,看情況再改變策略,目前不會跟進其他縣市的身分證分流買菜制度。柯文哲表示,一直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