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被狗咬傷不理 男忙農務險截肢!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芝菁/綜合報導)

現正值鳳梨盛產期,南投一名張姓男子平時忙於種植鳳梨,上週突然被鄰居的大黑狗咬了一口,膝蓋後方留下了深深的血紅齒痕,血流不止,緊急就醫。醫護人員協助清洗傷口、施打破傷風疫苗後,並且提醒傷口感染的風險,但張男返家後仍掛心這些用心栽種的果實,因此仍下田忙於採收,導致傷口惡化。醫師發現傷口已發炎,擔心若不妥善處理可能會導致破傷風或惡化成蜂窩性組織炎,因此安排住院抗生素及清創治療。

被狗咬傷不理 男忙農務險截肢!

被狗咬傷 應清潔傷口預防感染

為了讓預約訂購的民眾能夠趕緊享用美味鳳梨,因此才會在被狗咬後隔天便下田採收,沒想到傷口被汗液刺激且因為不斷行走摩擦到傷口,導致紅腫、疼痛而且遲遲沒有癒合的跡象,差點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張男表示「沒想到被狗咬會這麼嚴重」,在親身經歷之後,就算是小傷口也不能忽略。

接種疫苗 可提升免疫力

南投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師郭俊輝表示,被狗咬傷並不少見,提醒民眾在被咬傷後應先清潔傷口。沖洗時,應盡可能沖洗乾淨,以減少感染機會,並盡速就醫診治。由於狗的口腔中常帶有許多細菌,易造成傷口的污染及感染,若不小心遭動物咬傷可施打破傷風疫苗,注意傷口變化。

破傷風桿菌芽胞進入人體的方式,通常是經由受土壤、塵土或動物及人類糞便污染之穿刺傷口而入。另外,也有可能透過撕裂傷、燒傷及一般傷口甚或由注射受污染之藥物而引起。壞死組織有利此種厭氣性的破傷風桿菌增殖。破傷風預防方法:

1)每隔10年應給予追加一劑破傷風類毒素,或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

2)認識破傷風類毒素預防注射的必要性,辨識傷口的種類。

3)建議工作會接觸土壤、污物、動物者及軍人、警察等意外創傷高危險群定期(每10年)追加破傷風類毒素以維持主動免疫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名年約19歲男大生近日觀察小便,發現顏色多呈現茶葉色,且臉色逐漸變黃,擔心罹患肝病,至肝膽腸胃科就診發現,患者的膽紅素偏高但肝功能指數正常,合併不正常、原因不明的貧血,因此細心的將患者轉至血液腫瘤科,安排檢驗後確診為自體免疫溶血性貧血。使用類固醇,患者症狀漸漸改善...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孩子成長過程中,「生長」與「發展」均衡並進才是最重要的。除了遺傳、環境等諸多因素,並非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是循著相似的順序與速度,有些症狀的發生也可能是因為後天環境刺激不足導致,父母應隨時觀察、關心孩子,避免錯失早期療育的黃金時期。 台灣每年平均15,000名嬰兒可能有...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提重物、走樓梯越來越吃力?「顧骨本」不該只是停經後婦女與銀髮族的專利,年輕族群也更應該小心預防!依據2005-2008年國民營養調查報告指出,50歲以上男女骨質疏鬆盛行率分別為23.9%及38.3%。依據衛福部資料顯示,2018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將達14.36%,...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50歲王姓男子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近5年,雖然有規則的服用藥物、定期運動並控制飲食,飯前、後的血糖和糖化血色素都很正常,最近運動時常覺得體力不支,出現失眠、腸道不適等症,抽血發現腎絲球過濾率卻明顯退步,患者擔憂需要洗腎,經中醫師進行中藥調理,並持續服用西藥,半年後再次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