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補鈣,還是天然ㄟ尚好|台灣好食材

多項研究顯示,國人無論哪個年齡層或族群,鈣質均攝取不足,「鈣片」也成為許多人補充鈣質的來源;但根據消基會調查,市售鈣片有鈣含量標示不符情形,容易誤導民眾服用劑量。建議從飲食中攝取,牛奶及奶製品、深綠色蔬菜、豆類製品等都含有豐富的鈣質,若不足再補充鈣片即可。
補鈣,還是天然ㄟ尚好|台灣好食材
消基會調查鈣片含鈣量
消基會3月間針對藥粧、量販及便利商店販售的27種鈣片進行檢驗,結果發現,有5件標示不符,其中有的宣稱含鈣,但未標示含量;有的標示每錠含量為210毫克,實測僅30~80毫克;還有1件美國製品標示每錠含有96毫克碳酸鈣,實測卻發現鈣含量介於250~340毫克之間,高出3倍,均有誤導消費者之嫌。

補鈣過量,適得其反
消基會指出,依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18歲以上成人每日鈣建議量為1000毫克,若民眾在不知情下,依業者標示建議量服用,加上日常飲食可能含有的鈣質,長期勢必攝取過量,可能引發肌肉抽筋、腎臟結石,嚴重時甚至導致心律不整及腎臟功能受損,不可不慎。

每次不超過500毫克
市售鈣片五花八門,如何選擇呢?消基會表示,一般鈣片可分為天然鈣及合成鈣,天然鈣如牡蠣殼、珊瑚等,合成鈣則有碳酸鈣、檸檬酸鈣、葡萄糖鈣及乳酸鈣等,碳酸鈣約含40%純鈣、檸檬酸鈣則為21%純鈣,吸收率差不多,腸胃不佳的人可選擇檸檬酸鈣類產品,腎臟不佳者避免選用含有磷酸鈣產品;此外,檢視產品標示每日最低攝取量應高於150毫克

消基會說,鈣片於飯後咬碎服用,人體較能吸收,但每次不能超過500毫克,並避免與富含鐵質、草酸及高纖食物一起吃,以免阻礙鈣質吸收,最好相隔1~2小時再服用鈣片。

均衡飲食,鈣質已足夠
消基會也指出,鈣質攸關骨骼健康,影響成長及發育,主要來源仍以大自然的食物為佳,只要每日均衡飲食,鈣攝取量應已足夠,加上適度運動及日曬,讓身體產生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自然可以留住骨本,若食物攝取不足,再服用鈣片即可。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面臨病苦考驗,更見夫妻情深!ㄧ名擔任警察的46歲葉先生,在罹患慢性腎臟疾病後仍堅守人民保姆崗位,直到近日身體開始出現頭暈、嘔吐、抽筋等症狀,到醫院檢查才得知腎臟已失去功能,需趕緊洗腎才能保命,妻子不忍丈夫受病痛折磨,因而捐出一顆腎臟救夫,讓先生重拾健康,繼續維護治安。妻...

閱讀詳情 »

益生菌向來予人「健腸又護腦」的印象,但最近國外研究發現,長期服用益生菌,可能引發「D-乳酸中毒」,出現大腦思考混亂、注意力不集中和脹氣等症狀。究竟什麼是「D-乳酸中毒」呢?人們該不該繼續服用益生菌呢?快看營養師怎麼說! 常吃益生菌可能D-乳酸中毒!?美國研究引發熱議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說明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家庭是甜蜜的負擔,在承擔撐起家庭經濟,以及照顧家人時,都會感到有壓力,這時,可得要找到方法放鬆,以免這些壓力悄悄在身體、心理蔓延,恐造成身心受傷!長期承受壓力 恐出現情緒及身心問題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師朱怡蓁指出,壓力是指超出目前能力可負荷的外界刺激,長期下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根據統計,全台已有超過200萬糖尿病患者,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越來越多人會因為老化,導致胰臟慢慢退化而胰島素分泌不足,糖尿病儼然成為危害國人健康的主要慢性病,其實不只是台灣,世界各國都正面臨困難的血糖控制挑戰。小兒科、家庭醫學科醫師許惠春表示,對於糖尿病治療,各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