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西半部空氣品質差 過敏體質者避免外出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由於風速微弱導致擴散條件不良的影響,環保署提出警告,台灣西部地區空氣污染物持續累積,空氣中懸浮微粒及細懸浮微粒濃度偏高,過敏體質族群應避免長時間戶外劇烈活動。

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觀測及預報資料均顯示,包括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和高屏等部分地區,最近一兩天的空氣品質都達不良等級。

以25日中午為例,台灣西半部從北至南等多處監測站都發現空氣品質已達不良,其中又以雲嘉南等地空氣品質最差。至於台灣東半部地區空氣品質為良好等級。

環保署環境監測及資訊處長朱雨其強調,如果氣象條件變化不大,預估這種現象將持續兩天,提醒有心血管疾病及呼吸道疾病的民眾,或老人、小孩等抵抗力較弱者,在這段期間儘量避免在戶外從事劇烈活動。

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醫師徐世達指出,如果懸浮微粒超過警戒值,其中眾多化學刺激物濃度愈高,就會影響呼吸道,建議有氣喘等呼吸道過敏疾病者在空氣品質不良時,最好不要外出。

懸浮微粒濃度偏高,除了可能誘發氣喘,還可能造成眼睛、鼻子、皮膚等過敏症狀。例如,過敏性鼻炎患者容易打噴嚏、流鼻水,結膜炎病患則會眼睛發紅發癢。

朱雨其提醒,未來幾天,高屏地區受到擴散條件不佳影響,午後臭氧濃度上升,局部地區空氣品質將有機會達不良等級,過敏族群應加強防範。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25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灣工人的形象,大多會與抽菸、檳榔、威X比及保X達等酒精性飲料聯想在一起,互請「提神物品」的工地文化與生態在人民心中根深蒂固。由於菸及檳榔都是口腔癌的危險因子,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醫護團隊至南投市的一處工地,為工班師傅安排衛教與篩檢,為勞工健康把關。口腔癌好發率 建築業為...

閱讀詳情 »

健走功有利於腦部的活化 腳部與腦之間有神經連線, 只要腳部健康,腦部神經就健康,可避免失智與憂鬱。 我們經常可以在報章雜誌及網路上看到相關的報導:走路可以促進老年人的認知功能,改善運動控制及工作記憶,維持腦神經的活力。醫學專家也透過觀察老年人的走路姿勢得知,走路變慢,變得不穩定者,很可能是阿茲海默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大甲鎮瀾宮6月11日開始展開9天8夜的媽祖遶境活動,徒步300多公里的路程,高溫酷暑以及午後雷陣雨成了信眾的另一項考驗。體態平衡中心物理治療師鄭融表示,長時間走路遶境,對腳底的負擔很大,尤其在悶熱氣候下,民眾容易選擇包覆性差的鞋子,而造成足部穩定性不足,如果在遶境過程中開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受到疫情的影響,口罩儼然已成為民眾出門的必備單品,由於臉龐被口罩遮住了將近三分之二的面積,因此五官中唯一露出的雙眼便成為視覺上的焦點;據統計,台灣逾9成的民眾都有用眼過度造成的提早眼老化問題,即便化上俐落的眉妝與精緻的眼彩,仍遮掩不了眼周的鬆弛、淚溝、黑眼圈、眼袋等勞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