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西醫用藥有藥師 中醫有「中藥師」嗎?

西醫用藥有藥師 中醫有「中藥師」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西醫領域中,民眾用藥有藥師把關,那麼,中醫呢?我們吞下肚的中藥,究竟是「誰」調配的?又由誰把關呢?

根據統計,台灣約有六成六的民眾經常性的使用中藥,每月約有一成的民眾使用中醫治療,每年約有三成的民眾,至少一次以上使用全民健保身分就診。長久以來,中醫與西醫,同樣是台灣民眾醫療保健的方式,且長期以來,民眾對於中醫藥照護有高度的需求。惟台灣缺少專責中藥藥事人員的培育,致使台灣民眾中藥藥事服務體系呈現缺口,中藥事服務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民眾中醫藥照護權益亦未能獲得保障。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何永成醫師表示,中醫、西醫分屬不同醫療專業領域,因此台灣實施中西醫雙軌制度。按大法官釋字第404號解釋,「醫師法為強化專業分工、保障病人權益及增進國民健康,使不同醫術領域之醫師提供專精之醫療服務,將醫師區分為醫師、中醫師及牙醫師」。

在中國、韓國等使用中藥之地區,多有中藥藥事服務,採行中、西藥事服務分離、中西藥師教育分流制度,可知中藥、西藥分設專責藥事人員已為全世界傳統醫學發展之趨勢。而台灣藥事法103條亦訂有中藥師制度,依法應分設藥師、中藥師兩類專責藥事人員。

何永成醫師進一步說明,世界衛生組織發表「世衛組織傳統醫學戰略」呼籲各國應重視並制定政策管理傳統醫藥,提高傳統醫學服務提供者的技能與確保病人安全。中藥藥事服務是幾千年來傳承的醫藥事業,其發展及中藥藥事人員制度之建立,遠在西藥引進之前,是台灣民眾完整就醫用藥照護的權益;為鼓勵藥師投入中藥藥事服務工作,現行藥師法第15條及藥事法第35條分別雖訂有修習中藥16學分之藥師亦得執行或兼營中藥藥事服務工作之規定,但目前藥師執行中藥業務,特別是傳統中藥材業務比例的人數甚少,專責從事中藥藥事服務的藥師比例更低,約僅有0.46%。

藥事法第103條雖訂有中藥師考試之規定,但迄今未落實辦理,也因此未有大學設立中藥學系培育中藥藥事人員人材,專責中藥藥事人員人力嚴重不足,中藥專業面臨傳承危機,民眾中藥事服務無法完整提供。

中藥藥事服務是獨立之專業並非依附西藥之「兼業」,參照現行醫事人員執業之法律規定,中、西藥應由不同專責人員管理,爰此,應依「教、考、訓、用」原則,分別於現行藥學系中設立中藥組、中藥學位學程及新設中藥學系,建立藥師專責從事中藥藥事服務工作制度等多重方式,整體規劃專責中藥藥事人員之培育,確保全民用藥安全。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60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保險套、衛生棉,這些看來平常的物品實際屬於醫療器材,依照現行法規不得在網路販售。為了讓消費者更容易取得這類醫療器材,衛生福利部擬在10月底解除禁令,屆時血壓計、衛生棉條、保險套等,都可透過網購取得。食品藥物管理署於去年11月1日公告開放「領有醫療器材販賣業藥商許可執照之業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以往民眾辦理健保相關業務時,為了讓健保署確認身分,都得先到戶政事務所申請戶籍謄本,花費不少時間,因此,健保署公布,從即日起,民眾不需要檢附戶籍謄本,就可以受理健保。健保署表示,過去民眾因初設戶籍、除籍、結婚、離婚及個人基本資料變更,在申請投、退保時,為確認民眾的身分及資料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五月天的「爆肝」最近超紅,讓許多忙碌的上班族也注意到自己的肝是否出問題,紛紛去做檢查,甚至在看到肝發炎指標出現紅字時,都緊張萬分;醫師強調,肝臟發炎時,肝指數會上升,但更重要的是應進行B、C型肝炎篩檢及腹部超音波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即時做治療。康聯預防醫學院長陳皇光醫師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衛福部的濫權與不為,是健保總額協商最大的破壞因素!」民間健保監督聯盟指出,包含102年公告的成長率違反協商結論、逕自將狂犬病疫苗納入健保給付、依醫學中心給付的醫院家數增加、蓄意延遲實施DRGs等政策,已影響數百億。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衛福部慣以政策墊高健保總額,且不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