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經期痛又長? 小心子宮內有腫瘤

經期痛又長? 小心子宮內有腫瘤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身為女性的妳,有留意過你的生理期嗎?若是經期超過七天,恐是子宮健康出了狀況!台南一名四十二歲的許小姐,平常經期約十天,出血量多,且有血塊。使用夜用型衛生棉仍時常有溢出情形,近半年來,狀況變得更嚴重,甚至引起頭暈、全身無力情形,遂至醫院就診。

收治病例台南醫院婦產科廖倖玲醫師指出,許小姐的檢查結果顯示血色素過低,導致嚴重貧血,陰道超音波也顯示子宮腔內有多顆腫瘤,懷疑該病患因子宮腔內腫瘤導致經期過長及經血過多引起嚴重貧血。進一步檢查,發現子宮腔內有「多發性瘜肉」,旋即進行子宮鏡子宮腔內瘜肉切除手術。術後月經量正常,不再有貧血的症狀,生活品質大為改善。

廖倖玲醫師表示,正常月經週期間隔天數約二十一至三十五天,平均行經期天數約五至七天,經血量約二十五至八十毫升。經期超過七天即為經期過長,經血量超過八十毫升即為經血過多。

經期過長或經血過多易造成體內血量減少而導致貧血,可能引起頭暈、四肢無力、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甚至昏倒等。廖倖玲醫師說明,子宮不正常出血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子宮內瘜肉、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子宮內膜增生、甚至是子宮內膜癌所造成,有症狀時不應忽視,可藉由子宮鏡真實呈現子宮內的狀況,並可使用內視鏡手術縮短手術與復原時間。

而所謂的子宮鏡手術屬於內視鏡手術的一種,適應症包括子宮不正常出血、子宮腔內腫瘤,如瘜肉、肌瘤等,子宮腔內沾黏,先天性子宮縱膈,避孕器或異物移除等。子宮鏡手術無傷口、也無傷口之併發症、無術後腹內沾黏、疼痛程度較輕、不須住院、麻醉風險較低、術後復原迅速,可大幅提升病患的手術醫療品質。廖倖玲醫師叮嚀,若有任何不適症狀都應盡早就醫,以免延誤了病情。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60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民眾待在家的時間變多了,但千萬別因為宅在家就作息日夜顛倒,以免增加身體的負擔;此外,疫情期間無法聚會,也可以藉由通訊軟體向親朋好友,相互表達關心及鼓勵,共同度過嚴峻的時刻。防疫不發胖 3生活習慣很重要為此,樂生療養院家庭醫學科郭紋翠醫師提供三招在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本土新冠疫情不斷擴大,近日確診案例數多次「校正回歸」,使得接種疫苗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然而,在疫苗施打的族群中,孕婦是否能列入接種對象,也引來許多的討論。由於過去孕婦和正處哺乳期的婦女都被排除在臨床試驗外,究竟疫苗能否提升孕婦母體與胎兒的安全?《美國婦產科雜誌》的1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新北報導】古人形容婦女生子如同拿命拚搏,隨著醫學科技進步,剖腹產和各種助產方式都能適時運用,協助解決自然產的困境。根據中央健保署統計,目前自然產和剖腹產的比例約3:1,其中雖也涵蓋「看時辰」生子,但臨床上仍鼓勵自然產優先,除非遇到生不下來或難產時才選擇剖腹產。 正常生產從陣痛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醫國家隊加入防疫抗戰!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柯富揚理事長表示,鑑於台灣疫情嚴峻、醫療量能不足、專責醫院緊繃、醫護人力過度消耗等情,以及無數民眾向各級衛生主管機關、各地中醫師公會提出需要中醫治療新冠肺炎的需求,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爰緊急動員全國中醫資源,成立「台灣中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