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走路無力膝蓋越走越痛 一定要開刀嗎?

走路無力膝蓋越走越痛 一定要開刀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退化性關節炎傳統治療初期以口服抗發炎藥物(止痛藥)為主,然而止痛藥只能緩解症狀,無法讓關節軟骨重建,最後終究會走到軟骨磨損嚴重,必須開刀的情況。而開刀因為有其風險,所以非到最後,普遍仍難接受開刀。目前則是有了新的治療方法可以選擇,有醫師採用改良式複合增生療法,使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可以不用動刀,就能向疼痛說bye bye。
抗老醫學治療新觀念改良式複合增生療法
巴黎國際醫療體系總院長鄧翔駿醫師表示,增生療法(prolotherapy)最早起源於1930年美國Dr. Hackett在治療病患中發現,肌腱、韌帶的無力、受損,可能是導致關節疼痛的原因。台灣的增生療法則是在2010年後逐漸發展重視,直到近幾年有相關的醫學會成立,並推廣這項技術。
鄧翔駿醫師表示,早期的增生性療法,主要以高濃度的葡萄糖注射使產生發炎反應刺激肌腱再生,至於改良式複合增生療法(不動刀關節治療),是視病患的狀況,使用不同的方式,包括葡萄糖刺激、玻尿酸注射、血液治療等,進行關節、肌腱、韌帶的修復,以達到「抑制軟骨退化,促進軟骨新陳代謝」目標,而不是僅是止痛的治標情況。複合式增生療法,整併了各種增生治療的特性,而不再侷限於只能採用葡萄糖的刺激。
治療簡單化不動刀關節治療
鄧翔駿院長指出,改良式的複合增生療法,有以下特性:
●以不動刀關節軟骨治療為目標。

依照病患的狀況,選擇刺激的方式。整合各種增生治療,不侷限於葡萄糖刺激。以達到「抑制軟骨退化,促進軟骨新陳代謝」目標,而非單純止痛。
全程約20分鐘,不需開刀、麻醉,所以沒有手術麻醉的風險。
已經做過人工關節的無法治療。需由醫師評估是否合適治療。
傳統手術仍有其不可取代性。
不動刀關節治療造福關節退化病患
鄧翔駿醫師表示,不動刀關節治療術雖然開啟了關節退化的新契機。但疾病仍須醫師評估。一般而言,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在嚴重型關節退化病患,手術仍有其不可取代性。不過,臨床上,仍可以將風險低的治療放在第一線治療,延緩手術開刀的時間。不動刀關節治療在醫學上有許多選擇,由醫師依病患狀況決定。關於PRP血小板治療,並不包含於以上描述。若需對PRP治療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需經醫師門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5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10)日新增37例本土病例,其中僅11例為陰轉陽,26例為近期在各地發生的2、3起群聚案,陳時中直言「需特別注意」。 新北移工漏夜採檢揪出15人陽性 桃園廠同步採檢 近期最大的是新北樹林的嘉聯益電子廠有1位移工確診,該案的案號19430,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2/10)新增37例本土案例及46例境外移入,其中僅11例為陰轉陽個案(亞旭),另26例皆為新案例。而因陰轉陽個案無法確認是否於集中檢疫所染疫,故現已召回風險較高之253人,重新居隔14天並同時進行追蹤與場所再檢視。本土新案例比例大增 波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第22期疫苗預約昨(9)日開始,指揮中心表示,統計至下午1時止,共有124萬9千多人預約,其中最多人預約的廠牌為「莫德納」,預約量已突破9成,僅剩下不到10萬人次的莫德納可供預約。莊人祥表示,明(11)日中午預約截止,目前未滿9成的縣市有:台北市、苗栗縣、南投縣、嘉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41歲藝人納豆,過年前因「出血性腦中風」送醫治療,據傳入院已超過14天卻未完全清醒,雖生命跡象穩定,但眼睛、語言、肢體等功能緩慢恢復,可能會留下後遺症,需長期復健。林口長庚醫院腦血管科主任張健宏表示,中風就像「風」一樣,通常是突然發生、又急又快,主要症狀會呈現肢體沒力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