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超簡單!沒有副作用!輕鬆治療感冒與咳不停的妙方....幫你省上百元的醫藥費,也省去排隊看醫生的麻煩!

受風了、著涼了,就會發生感冒。這種常見的病症,症狀並不完全相同。有時表現為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咳嗽;有時表現為頭痛、怕冷,甚至發熱;也有的時候,僅僅是全身感到輕微的不適。

感冒最常見的一種類型是風寒。得風寒感冒時,不管是否發熱,都會特別怕冷,伴有頭痛和頸背部的僵滯不適;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白痰。

超簡單!沒有副作用!輕鬆治療感冒與咳不停的妙方....幫你省上百元的醫藥費,也省去排隊看醫生的麻煩!

此時,可用食療藥膳排寒祛疾糯米五十克,蔥白二十克,生薑末六克。將糯米煮成粥,起鍋前放入蔥白、薑末,加蓋燜片刻即可。吃粥後蓋被靜躺,促使汗出。或將麵條煮熟後,加醋、辣椒、蔥花、生薑末、鹽調味,成為酸辣麵條,服後避風保暖,促使微微出汗。

我經常把這方子推薦給一些朋友、患者,大家試過後,都覺得既省了上百元的醫藥費,又省去了排隊看醫生的麻煩,更重要的是,效果很好,還沒有副作用。

咳速停的法寶

呼吸系統的許多疾病都有咳嗽症狀,而中醫將咳嗽分為外感和內傷兩大類。外感中,風寒占多數;內傷中,以虛寒或寒濕多見。寒性咳嗽有以下特徵。一是怕冷明顯,手足冰涼,甚至呼出來的氣都是涼的;二是咯痰清稀色白;三是舌頭顏色淺淡,舌苔白膩而潤。

對於寒性咳嗽,最簡單的是用溫開水沖服小青龍沖劑(註:組成藥物為麻黃、杏仁、陳皮、紫蘇子、桑白皮、茯苓、甘草、生薑、大棗,具有宣肺解表,平喘止咳之功效),每次服一至二袋,每日三次。

對不喜歡藥物的人來說,我推薦一個自然的食療方:生蘿蔔一百五十克,蔥白六根,生薑十五克,煮湯。趁熱喝後,蓋被子睡一覺或靜躺以出汗,每日二至三次。

也可以用穴位貼敷的方法治療咳嗽。取大蒜數瓣,搗爛成泥,敷於足底前三分之一中間凹陷處的湧泉穴,外貼傷濕止痛膏,每晚更換。連用三至五天,即可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用穴位治療哮喘

中醫所說的哮喘,分為哮和喘兩種。其中哮是一種發作性的疾病,發作時,喉中哮鳴有聲,呼吸急促而困難,甚至因喘息而不能平臥。而喘則是以呼吸困難,甚至張口抬肩,鼻翼翕動、不能平臥為特徵。哮和喘的區別,主要看其有沒有哮鳴音。

寒氣是導致哮喘的主要因素之一。臨床上,寒性的哮喘表現為:呼吸急促、胸膈滿悶,面色晦滯帶有青色,或者是蒼白無華,痰少色白難咳,或者痰多而稀白,天冷或者受寒時發病,全身怕冷,手腳冰涼,口不乾渴,不想喝水,或者想喝熱水。這些症狀,讓不少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很煩惱。

該如何治療,才能輕鬆地解除「吳牛望月而喘」的煩惱呢?用生半夏、生南星、白芥子各三十克,一起研成粉末,取少量加薑汁拌成糊,敷於天突、肺俞兩個穴位上,用膠布固定住,每日一次。天突穴位於胸骨上端的凹陷處,肺俞穴在第三胸椎下旁開一寸半處。臨床實驗證明,此法對寒氣導致的哮喘具有不錯的療效。

 

超簡單!沒有副作用!輕鬆治療感冒與咳不停的妙方....幫你省上百元的醫藥費,也省去排隊看醫生的麻煩!

本文摘自台灣廣廈出版社《人體排寒手冊:《傷寒雜病論》的養生大法》

 

【資料來源:台灣廣廈出版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爽爆新聞網/記者林建鋒/台中報導 林姓高一男每餐得吃一碗公(約3碗白飯)才有飽足感,家長原以為是發育期不以為意,不料體重一路逼近破百大關,抽血檢查更發現肝指數超標,原本春節前打算要多運動,但年節吃太好,回診時體重不降反增,經超音波檢查診斷為「非酒精性脂肪肝」,醫師只得訂定鏟肉計畫,預防步上肝病三部曲...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年後首波第三劑疫苗預約,今(9)日正式開放,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統計,截至下午5點止,在年輕族群分流預約一開放後,完成預約人數已有107萬1431人,而第22期疫苗預約一共只提供154.5萬劑量能,情況還算踴躍,其中預約人數最多的還是莫德納疫苗,已經突破68萬人,...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 諮詢專家/陳文君營養師 42歲的陳董是個年輕有為的企業家,患有慢性高血脂,平常都有按時服用藥物。最近幾週偶爾有頭暈現象,不過最近這一次,暈眩的時間續約20幾分鐘,講話咬字也有些不太清楚,坐下來休息一陣子,這些症狀就又慢慢消失了。一開始覺得應該只是工作太累的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