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跑攤症候群!5招防胃食道逆流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2013年1月24日 09:30

農曆春節腳步近了,上班族熬夜應酬,小心「跑攤症候群」上身,造成胃食道逆流。醫師指出,近日門診中,因胃食道逆流求診患者多2成。事實上,「改善生活形態」才是根治胃食道逆流的最佳辦法。飲食控制,避免酗酒;勿穿緊身衣,肥胖者應減重,餐後不要立即躺平,避免在睡前2至4小時內吃消夜,才能避免發生惡化。

 


生活習慣不正常,易造成胃食道逆流,除常見的胸口灼熱外,上腹脹痛,甚至胸悶、胸痛也經常可見。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楊崇聖指出,俗稱「火燒心」或「溢赤酸」的胃食道逆流,主要指胃到十二指腸內容物逆流到食道下端,引起逆流症狀造成食道黏膜組織傷害。另一原因是胃酸過多,導致食道的括約肌無法正常運作,或是因為吃太多大魚大肉等,高油脂會延緩胃排空的食物,導致胃酸、食物逆流回食道,造成身體不適。

胃食道逆流疾病除常見的胸口灼熱、打嗝、上腹脹痛,甚至造成胸悶、胸痛,有些人長期乾咳、喉嚨痛,最後才發現是胃食道逆流疾病惹的禍,除了症狀的判斷外,胃鏡的檢查除了可以確定診斷,同時也可以排除掉其他的腸胃疾病。

臨床上診斷胃食道逆流方式,有氫離子阻斷劑測驗、內視鏡檢查、24 小時食道酸度監測、食道壓力測試,內科藥物治療有制酸劑、H2拮抗劑、質子幫浦抑制劑、促進腸胃蠕動之藥物,若是產生嚴重併發症如出血、食道狹窄,或是經由藥物治療無效的人,則會進行外科手術治療。

【預防胃食道逆流5招】:

1.別找刺激:忌菸、酒、咖啡、甜食、巧克力等容易影響括約肌張力的食物。

2.戒掉宵夜:睡前2到3小時不要進食。

3.細嚼慢嚥:能讓胃能完全吸收食物。

4.慢點躺平:吃完東西不要馬上躺平,最好1個小時後再躺下;若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最好休息3個小時候再入睡,並避免過飽,減少胃部壓力。

5.促進腸胃蠕動:研究發現,嚼口香糖可以增加唾液分泌,以中和胃酸,促進腸胃道蠕動;另外,梅子、薑、苦茶油及新鮮蔬菜、水果都有利於促進胃排空速度,幫助消化,胃食道逆流患者可適量攝取,做為日常保健之用。

不過,醫師提醒,胃食道逆流症與高血壓等慢性病一樣,和生活型態息息相關,難以根治,復發率高達8成以上。但積極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不適,防止嚴重併發症。因此,除了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外,目前胃食道逆流治療以藥物為主,以中和胃酸的制酸劑(如胃乳片等胃藥),以及減少胃酸分泌的藥物(如乙型阻斷劑和質子幫浦抑制劑)治療因胃酸逆流引起的食道炎最有效。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過去民眾對腦部手術總抱持著很大的恐懼,能不開就不開。只不過,如果服用的藥物種類越來越多、劑量也日趨增加,卻無法有效控制發作的「頑固性癲癇」(或稱藥物抗性癲癇),實在就不宜拖了!現在已有新的手術診斷與治療工具可輔助,既能有效控制癲癇發作機率,也能提升病患與家屬的生活品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台灣近幾年心肌梗塞案例頻仍,每年接近五萬人罹病,近八年心肌梗塞發生人數更增加了8%,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國人面對心血管問題,千萬不可以輕忽。新竹一名38歲的壯男,平時除了愛好登山之外,也參與各式馬拉松活動,且生活習慣保持規律良好,唯長久積累的抽菸惡習令人擔心。日前,他突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兒童視力教練防近視惡化!台灣近視有近視三高「低齡發生率高、全國盛行率高,高度近視比例高」問題,中華民國愛盲協會攜手鏡片品牌,推出「兒童視力教練」公益計畫,針對6-15歲學齡兒童,提供長期的視力全程照護並全額補助。中華民國愛盲協會理事長何一滔醫師表示,近視不及早介入,可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提到與指甲相關的疾病,許多人首先會想到灰指甲!對此,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邱足滿在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說明,灰指甲的醫學名稱是甲癬,是指甲受到黴菌感染而導致變色、變形、質地改變,最常見的致病菌是皮黴菌,但顏色不一定是灰色,反而常見黃、黑、白色等等,但要注意的是,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