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跑步,思考的運動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Photo Credit: skeeze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跑步,可能比大家想像中的都還要需要大量的高層級思考。依據新的研究報告,跑步似乎可以改變大腦的運作方式。

這是這個月發表於[人類神經科學先鋒](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的文章,科學家發現長跑選手的大腦,在精細認知那區域的連結與其他同樣健康但沒跑步的人不一樣。這篇研究暗示說跑步比想像中的更花腦力。
跑步,思考的運動
科學家已經發現若要專精於某項活動,大腦需要更多深思熟慮的思考,連帶會影響大腦的運作。以樂器來說,演奏樂器需要很多精細與多變化的肌肉動作,同時間還需要有好的記憶力、專注力、事前規劃能力、還有腦部其他區塊的執行能力。所以,科學家用斷層掃描觀察專業演奏者表演過後的大腦,發現他們大腦對於不同種類思考的連結較好,大腦中感知的過程與肌肉精細動作的控制也比較好。

同樣地,在強調手眼協調能力、策略規劃能力、意志專注力的運動選手(例如羽毛球選手、體操選手),神經學家觀察他們,發現他們大腦對於認知與專注能力比非體育選手好。

但是大家通常不會認為跑步是項需要動腦的運動。因為人類幾乎從三歲就開始跑步,跑到後來大家腦中不會去想該怎麼跑,因此我們不會認為跑步會激發大腦更進一步的認知功能。

但是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學者發現,跑步會激發大腦思考領域,即便他們沒在跑步的時候也一樣。科學家找了十一位男性跑者與十一位過去一年都沒運動的男性來做實驗,讓他們運動一段時間後,利用斷層掃描檢測他們的大腦。結果發現運動者大腦活動的連結比沒有運動的人活躍。而這些活躍的大腦部位與高層級的思考能力有關。他們也發現跑者的大腦在記憶能力、多功能力、注意力、決策能力,以及視覺和其他感官知覺等能力上都比較活躍。

專家說:這個發現告訴我們,跑步不僅只是個簡單的活動,它就像活動的數學題目,需要複雜的導航技巧,加上計劃能力、對環境的偵測與回應能力。不過該實驗並沒有檢驗參與者的認知能力,因此不表示會跑的人比較聰明。

主持實驗的醫師希望未來能對此做更進一步的研究,想要瞭解跑步或其他體能活動是不是真的改變人的思考模式,還有跑步是否可以延緩老化。

參考資料:
Running as the Thinking Person’s Sport

相關推薦

文‧吳欣穎、劉婷婷 從塑化劑事件到地溝油事件,食品安全一再出問題,民眾漸漸的對政府所把關的食物不再安心,消費者漸漸轉向購買有機產品,寧願多花一點錢,也要讓自己和家人吃的安心。 進口的一定比較好?不少消費者在生鮮超市購物時都表示,為了買到更安心的食品,寧可選擇國外認證的有機標示。根據我國行政院農業委員...

閱讀詳情 »

文‧吳欣穎 二○○八年,大陸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後,臺灣人雖惶恐毒奶粉流入國內,但更多的情緒是慶幸自己的家園不會出現如此不肖之徒。出乎意料的,三年後寶島一步步深陷塑化劑事件、毒澱粉、棉籽黑心油、地溝油等「美食亡國」的囹圄。然而,所謂的「食安問題」就僅限於此嗎?農藥殘留、基因改造,也正以看不見的方式影響你...

閱讀詳情 »

趁著手部還很淨白無暇時做好預防,也許一輩子永遠不會有老人斑喔!雖然只是生長在手部,但是還是有一點點的"有礙觀瞻"啦!老人斑的天然靈丹----- 就是熟至出現梅花點的「 香蕉皮 」!其內面白色的纖維,我們稱之為白脈是很好的護膚和清除老人斑的天然靈丹。 ⋯⋯ (看完之後,吃完香蕉,皮可別亂丟...

閱讀詳情 »

我想念我自己 失智並非高齡者的專利,根據統計,在台灣65歲以下早發性失智症人口數約為2萬人。上星期五(2月6日)上映的新片「我想念我自己」,好萊塢女星茱莉安摩爾(Julianne Moore)就飾演一位大學教授在人生巔峰時期,被診斷出罹患「早發性阿茲海默症」,記憶力逐漸退化的故事。 如果你平常記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