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跑步,思考的運動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Photo Credit: skeeze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跑步,可能比大家想像中的都還要需要大量的高層級思考。依據新的研究報告,跑步似乎可以改變大腦的運作方式。

這是這個月發表於[人類神經科學先鋒](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的文章,科學家發現長跑選手的大腦,在精細認知那區域的連結與其他同樣健康但沒跑步的人不一樣。這篇研究暗示說跑步比想像中的更花腦力。
跑步,思考的運動
科學家已經發現若要專精於某項活動,大腦需要更多深思熟慮的思考,連帶會影響大腦的運作。以樂器來說,演奏樂器需要很多精細與多變化的肌肉動作,同時間還需要有好的記憶力、專注力、事前規劃能力、還有腦部其他區塊的執行能力。所以,科學家用斷層掃描觀察專業演奏者表演過後的大腦,發現他們大腦對於不同種類思考的連結較好,大腦中感知的過程與肌肉精細動作的控制也比較好。

同樣地,在強調手眼協調能力、策略規劃能力、意志專注力的運動選手(例如羽毛球選手、體操選手),神經學家觀察他們,發現他們大腦對於認知與專注能力比非體育選手好。

但是大家通常不會認為跑步是項需要動腦的運動。因為人類幾乎從三歲就開始跑步,跑到後來大家腦中不會去想該怎麼跑,因此我們不會認為跑步會激發大腦更進一步的認知功能。

但是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學者發現,跑步會激發大腦思考領域,即便他們沒在跑步的時候也一樣。科學家找了十一位男性跑者與十一位過去一年都沒運動的男性來做實驗,讓他們運動一段時間後,利用斷層掃描檢測他們的大腦。結果發現運動者大腦活動的連結比沒有運動的人活躍。而這些活躍的大腦部位與高層級的思考能力有關。他們也發現跑者的大腦在記憶能力、多功能力、注意力、決策能力,以及視覺和其他感官知覺等能力上都比較活躍。

專家說:這個發現告訴我們,跑步不僅只是個簡單的活動,它就像活動的數學題目,需要複雜的導航技巧,加上計劃能力、對環境的偵測與回應能力。不過該實驗並沒有檢驗參與者的認知能力,因此不表示會跑的人比較聰明。

主持實驗的醫師希望未來能對此做更進一步的研究,想要瞭解跑步或其他體能活動是不是真的改變人的思考模式,還有跑步是否可以延緩老化。

參考資料:
Running as the Thinking Person’s Sport

相關推薦

不生病的藏傳養生術》洛桑加參醫師:世界上有三大醫療系統─西醫、中醫以及藏醫,藏醫有著最古老、最悠久的歷史 我來自雲南香格里拉藏區,是個西藏人,曾出家兩年,自幼即對藏醫藥學特別感興趣。十三歲離開青山環抱的家鄉到外地求學,先後曾至印度聖菲洛梅娜大學(St.Philomena College)攻讀物理系,...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首頁圖片取自:網路) 香蕉是台灣盛產水果,照理說國人應該跟它很熟,偏偏北農總經理吳音寧跟香蕉不熟,接受台北市市議員質詢的表現不專業,搞不清香蕉與芭蕉是兩種不同的水果,被議員毫不留情重批。不過拉回務實面,無論你熟不熟香蕉品種,都得找到「如何吃到香蕉好風味」的初衷,不是嗎? ...

閱讀詳情 »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名醫大聲公 採訪報導 女生不只是月經忍受經痛辛苦,更需要時常面對月經沒來、白帶增多、分泌物發臭有異味等各種擾人情形。 不過,講到婦科疾病更是讓人聞之色變。今天要來跟大家談談「子宮肌瘤」。禾馨民權婦幼診所院長陳保仁醫師表示,許多病患可能會詢問,皮膚癌有看痣自診、乳癌...

閱讀詳情 »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魏崢(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 主任) 性生活 無論時代如何進步,性觀念日漸開放,要在大庭廣眾與主治醫師討論自己的性生活,對大部分的病人而言還是件難以啟齒、令人尷尬的事情。 一般國內患者較為保守拘謹,尤其在罹患心臟病後,可能因為羞於啟齒或是恐懼,因而「戒除」了性生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