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身邊不起眼的四大養生神器,你知道嗎?

身邊不起眼的四大養生神器,你知道嗎?
中醫按摩可以有效緩解身體不適,但按摩手法並非人人都能掌握,今天向大家推薦身邊常用的四個小物件,可用來輔助按摩,輕鬆達到養生防病的目的。具體怎麼操作?聽聽小編的介紹吧
神器一:梳子

身邊不起眼的四大養生神器,你知道嗎?

平時梳頭用的梳子可以有很多種用法,一般以梳齒圓潤的牛角梳為佳。

 

  梳脖頸,防感冒。感冒初期一般項背部會感覺酸緊疼痛。頸後有個大椎穴(低頭時,頸後最高隆起骨骼的下方凹陷處),是陽氣最盛的地方,梳理此處可以祛風散寒、清熱解毒,緩解初期感冒。一般每次5~10分鐘,以頸後部感覺發熱為宜。

 

  梳雙乳,散瘀血。乳房周圍有很多經絡和穴位,若肝氣鬱結、氣滯血瘀則易患乳腺增生、結節等疾病。用梳子施加局部刺激可疏通經絡、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緩解胸部不適。具體方法是:在乳房處涂少許乳液,然後將梳子(最好是玉梳)與胸部保持45度角,從乳房根部緩緩梳向乳頭,力度柔和,以感覺舒適為宜,每次5~10分鐘即可;若有結節、腫塊,可用梳背在局部進行按揉。梳之前還可取赤芍20克、夏枯草30克、蒲公英30克,水煎後用毛巾蘸藥汁熱敷,加強活血化瘀、清熱散結的功效。

 

  梳腹部,調腸胃。腹腔內柔軟臟器比較多,建議用梳子背繞肚臍順時針轉圈梳,可以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排泄。腹瀉者可用梳角點揉中脘穴(肚臍上四寸)和天樞穴(肚臍旁開兩寸,左右各一),調節腸胃功能。

 

神器二:吹風機

身邊不起眼的四大養生神器,你知道嗎?

  中醫講「寒者熱之」,哪些地方受了寒、感覺疼痛,就可以用電吹風來吹一吹,用熱風來緩解疼痛。電吹風最常用於緩解落枕、肩膀受涼、痛經等不適。吹之前建議用手試好溫度,對準不適部位吹5~10分鐘。痛經者還可以切一片生薑放在肚臍處,然後再用電吹風吹,可起到溫中散寒的作用。

 

神器三:桿麵棍

身邊不起眼的四大養生神器,你知道嗎?

  桿麵棍可用來搟身體肌肉豐厚的部位,如腿部、肩頸部等,類似於中醫推拿中的「滾法」,在局部施加壓力反覆滾動,可緩解局部酸麻疼痛。

 

  敲膕窩,強腰背。中醫有句古話叫「腰背委中求」,腰背部有疾患都可以通過敲委中穴(位於膕窩內)來緩解。具體方法是:正坐在椅子上,膝蓋稍彎曲,用桿麵棍從後側橫向輕輕敲擊膝蓋窩,每次敲10分鐘左右。

 

  滾湧泉,延壽命。此法本應借助中醫的藥碾子,但藥碾子現在已不多見,可用桿麵棍替代。將它放在地板上,雙腳稍用力踩在上面前後滾動,模仿老藥工碾藥的動作,可以有效刺激腳心的湧泉穴,起到強本固腎、延年益壽的作用。足跟痛者還可在腳跟處滾一滾,刺激局部痛閾,使痛閾提高,緩解疼痛感。

 

神器四:勺子

身邊不起眼的四大養生神器,你知道嗎?

  勺子一般選取勺柄較長、勺體圓潤光滑的不鏽鋼勺子,勺柄用來點穴,勺體用來刮痧。

 

  點眼周,可明目。勞累時可用勺柄逐一點揉眼周的睛明穴(內眼角)、攢竹穴(眉頭)、魚腰穴(眉毛中間)、太陽穴(外眼角)、四白穴(眼下),每個穴位1~2分鐘,有舒緩疲勞、明目之效。

 

  刮後背,可瀉火。居家可用勺體代替刮痧板來進行刮痧。上火的人可先在背部涂少許刮痧油,然後用勺體輕輕刮後背肌肉豐厚處,疏通督脈和膀胱經,起到行氣活血、祛火的功效。

 

來源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特別報導) 台泥集團董事長辜成允1月21日晚間從3樓樓梯不慎摔落2樓,造成腦部大量出血,1月23日驚傳過世。「跌倒」可能發生於任何年齡層,但以老年人最為常見,每年約有三分之一的65歲以上居家老人發生跌倒的意外傷害事故。 掌握老人跌倒原因 可知相應措施 宏恩綜合醫院家庭醫學暨胃腸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華人巨星劉德華近日驚傳墜馬意外,過去名模林志玲墜馬,也引起軒然大波,這可能與馬所受的訓練有關。漢諾威馬術俱樂部總經理許安成表示,雖然不知道劉德華騎乘哪種馬,但以林志玲來說,她當時騎的是比賽馬,比賽用的馬速度、起速很快,並不適合一般民眾、初學者,因此若一般民眾、初學者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泰豐輪胎日前一把大火,造成嚴重空氣污染,致使桃園附近居民上千人出現支氣管炎與過敏等不適症狀就醫,再加上最近寒流來襲,使得有呼吸道過敏病況者更是雪上加霜;中醫師建議,除了用藥治療之外,平常最好能藉由中藥膏方與茶飲來保養。 泰豐輪胎大火+受霧霾影響台商 擠爆診間 上呼吸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火鍋是最受歡迎的料理,有人會到店家享用,也有人習慣在家自己煮,但多數人都會打包湯底,或是下一餐加肉、加菜繼續吃。不過,專家提醒,葉菜類的硝酸鹽含量高,反覆加熱容易形成致癌物,建議多吃新鮮蔬菜可阻斷形成亞硝胺。 致癌物亞硝胺 可能引起腸胃道癌症 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含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