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運動時充沛能量
如何進食才能為鍛鍊活動提供充沛能量可不止是運動前吃還是運動後吃那麼簡單。運動全天的食物都應該為準備運動和從運動中恢復考慮。不運動的時候少吃,運動的時候一定要多吃。
運動後不吃東西是最可怕的
多吃蛋白質
人體對蛋白質的攝入根據需求不同也不能定出一個一刀切的標準,但是每人每天每磅應該最多攝取0.9克蛋白質(約合每公斤2g,一個體重70公斤的男人,一天應該攝取140g蛋白質)。對於希望維持體重或是減肥的人,一定要減少總卡路里攝入,但蛋白質攝入不能減少。否則會導致肌肉質量減少。
也要多吃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燃燒的速度比蛋白質更快,可以提供能量,而能量對於運動而言十分重要。碳水化合物可以為肌肉補充主要能量物質——糖原。記得碳水化合物一定要來源複雜,並對健康有益:豆子之類的都很不錯。含糖飲料和零食吃上去感覺很有效果,但這些能源來得快去的也快。
要吃大量水果
水果富含膳食纖維,讓你排便正常。對消化系統和你都很有幫助。
除了肉,許多食物都能提供蛋白質來源
蔬菜、豆類、糙米、堅果、豌豆、花椰菜中都含有蛋白質。要補充蛋白質不一定要啃雞胸肉。
不要烹煮蔬菜
蔬菜中含有的許多營養元素在生食時更有價值,烹煮只會破壞這些營養元素。(這個也是不一定的,例如胡蘿蔔素在內的許多脂溶性營養物質烹煮後更容易被人體吸收,不過生吃的好處也是很多的)
不要喝牛奶
牛奶壞處多多,現在許多奶牛廠會向牛注射合成激素,況且65%的人嬰兒期過後會產生乳糖不耐。你可以試試杏仁露、燕麥漿、米漿,這些食品導致的可能併發症比牛奶少。(……)
不要吃小麥製品
許多人都會有麩質不耐症,即便沒有腹瀉疾病,這些人吃小麥也會腹瀉。(……)
雖然我們建議不要吃過多糖分,但是能量棒在運動時是不錯的選擇。
很明顯不吃糖對你的健康更好,但是有誰想過這種日子?在享用美食之前,請記住,不同食物的功能作用效果是不同的。糖分是快速燃燒的能源物質,身體可以立即吸收糖分。蛋白質呢,就要蚝一番功夫才能吸收。身體要吸收蛋白質,需要耗去能量,一般來說,蛋白質的吸收效率為70%,糖分卻高達90%-95%。1000大卡的麵食能為你提供920大卡的熱量,而1000大卡的雞肉只能提供700大卡熱量。簡單的說,吃蛋白質也相當於在做運動。
當你攝入碳水化合物時,糖分會轉化為糖原,糖原會導致身體釋放胰島素。胰島素能夠控制糖原水平,但是胰島素也會示意身體「糖太多了,轉化成脂肪囤積起來。」讓身體保持較低胰島素含量可以更有效燃燒熱量,能夠穩定持久為身體供能。要做到這點,你需要吃不同類型的碳水化合物,同時要攝入更多膳食纖維,因為膳食纖維可以減緩身體燃燒碳水化合物的速度。雖然我們不建議你大吃特吃含糖量高的垃圾食品,但是在運動時能量棒之類的高熱量食品確實有幫助。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