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運動降血壓? 高血壓患者避免重量訓練

運動降血壓? 高血壓患者避免重量訓練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運動的好處很多,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從事適當的運動可以降低血壓,有助於血壓維持在正常範圍;不過,醫師提醒,健身、重量訓練等不適合患者,過度從事恐導致心臟負荷加重,造成血壓上升,建議從事緩和性質的有氧運動為主。

要降低高血壓,除了透過規律服藥、飲食控制外,加上從事適當、適度的運動更能控制血壓。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文鍾指出,運動可以加速血液循環並使血管面積增大,透過血液快速在血管中流動,達到改善血壓的效果。

不過,陳文鍾提醒,高血壓患者應避免高強度的運動,包括伏地挺身、重量訓練、賽跑等都不適合,瞬間加速的衝擊運動及負重運動,都會增加心臟壓力,導致心搏加速、增加周邊血管阻力,血壓有突然增加的可能。

陳文鍾建議,以有氧運動為佳,如游泳、慢跑、快走、太極拳、瑜珈等,運動前應測量血壓並先熱身,結束運動前記得做緩和動作,運動後要適當補充水分,切忌大量飲用運動飲料,以免電解質、鈉含量等成分,影響血壓控制。運動過程中,一旦身體出現心跳過快、呼吸不順等不適反應,應立即停止運動。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248

相關推薦

何女士因為雙手關節腫痛僵硬就醫,抽血檢查發現類風濕因子呈陽性、發炎指數偏高,聽到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時,何女士很難接受,想到自已才40歲、孩子剛念幼稚園,得了這種重大傷病該怎麼辦?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健保署認定的重大傷病,而透過對致病機轉的研究,及細胞激素和訊息傳遞的認識,新藥研發一日千里,「不只類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糖尿病控制醫師能掌握的約只占1/3,雖說剩下的2/3都要靠病人自身的飲食與生活型態,但醫護端能否提供相應的完善衛教是很重要的關鍵!」周書澤醫師點出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制度的核心精神「專業醫護團隊照護」。照顧超過1300位糖尿病病患的周書澤醫師,民國105年才剛取得糖尿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臺灣正面臨少子化的嚴峻考驗,同時也衝擊到學校、教師整個教育體系。由於全球已有如地球村,國際化的時代來臨,因應高等教育的普及,每到學測完寄發成績單,高中生要選填志願的時候,不少愛子心切的家長,便紛紛將孩子送出國,因此海外教育成了現今矚目的焦點。提早適應國際競爭 準大學生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世界肥胖聯盟估計,2025年全球肥胖人口將達到27億,治療肥胖併發症的費用將高達1.2兆美元。而台灣人的肥胖比例已於三年前就已達45.4%,常見的國人十大死因中,更是有7項都與肥胖相關。這些資料在在顯示,如果持續肥胖,恐將成為健康隱憂。這也難怪台灣營養保健食品產值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