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過於頻繁洗澡患皮膚癌風險大

一項皮膚病研究給愛乾淨的女士們,也包括洗澡過於勤快的男士們當頭澆了一盤冷水——洗澡過於頻繁患皮膚癌風險大。

“快節奏的生活和便利的生活條件增加了人們的洗澡頻率,”負責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說道,“而過於頻繁的洗澡會帶來與人們做這件事的初衷恰恰相反的結果——有害健康。”先前的研究表明頻繁的洗澡會洗去身上本來就不多的皮脂,加劇皮膚乾燥,從而導致皮炎;用力的搓洗也會致使本就脆弱的表皮受損,細菌、真菌趁虛而入,造成皮膚感染。而最近的這項研究明確顯示經常性的皮膚受損會引起免疫能力下降,各種隨之而來的炎症日積月累下的產物就是——皮膚癌。

“節制是唯一可行的辦法,”胡濃妮說道,“一周洗兩到三次就夠了,而且搓洗的力度也不要太大,身上有些污垢並不會影響健康,甚至還會起到保護皮膚的作用。”

洗澡時常作3個“小動作”可治病。

忙了一天,洗個熱水澡能夠讓疲憊的身體恢復過來。如果在洗澡時做點“小動作”,不但能夠加速緩解疲勞的程度,一些身體的小毛病也會很快好起來。

疲勞時常搓臉:多數人有這種感覺,在疲勞時搓一搓臉,馬上就會神清氣爽起來。

因為面部分佈著很多表情肌和敏感的神經,熱水能刺激這些神經,搓臉能加速血液流動,同時舒展表情肌,洗澡時搓臉的速度以每秒一次為宜,搓臉3到5下,每次不少於3分鐘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40℃的溫水消除疲勞最理想,因為人體正常腋下體溫是37℃,體內溫度是40℃,40℃與人體的體溫最接近。如果水溫過高,消耗熱量多,不但不會消除疲勞,反而會感到難受;水溫過低,血管收縮,不易消除疲勞。

消化不良勤吸氣:食慾不振時可以​​在飯前30分鐘入浴,用熱水刺激胃部,待身體暖和後,再用熱水在胸口周圍噴水,每衝5秒休息1分鐘,重複5次;泡澡可以先在熱水中泡20~30分鐘,同時進行腹式呼吸(從鼻子吸氣,讓腹部鼓起,然後從口吐氣),再用稍冷的水刺激腹部,這種冷熱水的刺激能促進胃液分泌,提高食慾。而胃酸過多、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人,在熱水中浸泡3~4分鐘,可控制胃酸的分泌,減輕和控制病情。

便秘揉肚子:洗澡時可以用手掌在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按摩,同時腹部一鼓一收地大口呼吸,並淋浴腹部,可治療慢性便秘並防治痔瘡。而神經性便秘,則要沿著腸部用40℃熱水沖3分鐘左右,再用25℃的溫水沖10秒鐘,反复5次,可讓大腸的蠕動增加。

因此,淋浴雖然節約時間,但只會對皮膚表面產生刺激,內臟並不能獲得熱量。早晨起來最適合淋浴,這樣可以喚醒身心,白天能精神飽滿地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而睡前1至2個小時,最好在浴盆裡泡個澡。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來天氣驟變溫差大,心血管事件的發生也隨之增加。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聖中表示,血管阻塞會造成阻塞處下游組織的壞死而產生併發症,發生在心臟的冠狀動脈阻塞便造成心肌梗塞,而腦血管發生阻塞則造成腦缺氧中風,發生在下肢動脈阻塞則造成腳部組織缺血壞死。在心臟科常常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採購新冠疫苗總量可能再增輝瑞BNT的500萬劑,加上預採購國內1千萬劑,總數可望突破3,500萬劑,但各品牌疫苗效力與保存方式都不同。今(18)日中央流行指揮中心表示,將採資訊化管理施打,民眾有權利拒絕分配疫苗。 指揮中心目前已完成新冠疫苗採購合約,共計有2,00...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桃園醫院群聚發生至今約1個多月,清零計畫完成,即將在明(19)日重新營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部桃將採用逐步擴大重啟,負壓隔離病房暫時先不會收治病患;針對全球「重啟」,陳時中評估可能在年底。 陳時中說明,桃園醫院重啟不會「火力全開」,而是逐步開放,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疫情指揮中心發布,今(18)日新增2名境外移入個案(第940例與第941例),分別菲律賓與馬來西亞入境,來台前3天都接受核酸檢驗呈現陰性,分別在集中檢疫所與醫院自費採檢確診,全台新冠確診累計940名。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第940例是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