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都會人忙累於工作 人際關係自我侷限

現代上班族工作忙碌,每天的生活除了公司和家之外,鮮少有機會認識異性;心理師建議,要多結交異性,才能進一步論及婚嫁。但是,忙得不可開交,平常沒有機會認識異性該怎麻辦呢?近來興起團體式的交友社群,以交友為目的,透過聚餐、運動、郊遊等活動,男女雙方可一次認識多位異性,有別於傳統一對一式的婚友社,更受青年男女歡迎。

交友社群興起 適合忙碌上班族

時下有不少宅男宅女,大多是因為工作忙碌,下班後就只想宅在家,而這往往會影響到結交異性朋友的機會,進而使得結婚之路遙遙無期,為能協助未婚男女共結連理,以致有不少交友社群的興起,吸引許多未婚男女參加;網路知名部落客486咖啡負責人陳延昶表示,有別於傳統以結婚為前提的婚友社,交友社群以交友為目的,年齡以29至41歲的上班族群為主,透過單純的方式,如聚餐、舉辦運動比賽、戶外旅遊等活動,讓男女可以自然認識彼此,不受拘束。

陳延昶指出,傳統的婚友社需繳交龐大的年費,且多以一對一方式進行,透過每次安排一位異性約會;而交友社群則是以季為單位,會費較便宜,也可一次認識多位異性,更適合現代忙碌的上班族。至於該如何選擇交友社團?陳延昶提醒,坊間業者眾多,且良莠不齊,選擇時要注意公司口碑;另外,會員男女比例及每月聚會次數也需留意,挑選每次活動約20至30人為佳,才是品質優良的交友社群。

心理師提醒:參加交友平台應先了解自己所需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林萃芬則建議,想要增加認識異性的機會,可先透過參加周遭家人、朋友、同事的聚會活動開始;若身邊沒有可以幫助自己增加認識異性的機會,參加坊間的婚友社、交友平台,也是不錯的管道。不過,她提醒,參加交友機構時,最好先了解自己,調整心態,確認自己需要甚麼、有甚麼期望,以及如何跟別人互動,以免一昧參加交友機構舉辦的活動,「只有認識,而沒有了解」。而且參加交友活動只是增加認識異性的機會,跟了解彼此有所不同,因此,如何跟別人互動,進而經營人際關係,才是正確的交友心態。

林萃芬心理師強調,參加交友社群應先了解對方,增加彼此的互動機會,並維持良好的關係,進而才能發展感情,並建立穩定的關係。她更進一步提醒,若以結婚為前提,來認識交友對象,雙方應先整合彼此的差異,解決現實生活中所可能發生的各種問題,這樣婚姻才能幸福長久。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55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俐綺報導】銀行櫃員看似工作輕鬆,但對許多行員來說,卻有因上班久坐帶來的「職業病」,下半身肥胖是最多人碰到的一個問題。一位30歲的輕熟女,畢業後就在銀行就職,工作幾年下來得心應手,下半身線條更是順勢成長;尤其她喜愛運動緊身褲,那擁擠的大腿夾縫更讓她每每在鏡子前不敢直視,十分困擾,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醫院裡科別種類琳瑯滿目,其中「放射科」和「核子醫學科」,不免令人聯想到放射線、核能、輻射等共同議題,究竟放射科和核子醫學科差異何在?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黃玉儀表示,「放射科是利用儀器,例如X光、電腦斷層(CT)等,產生放射性穿透人體,就會照出影像片子,基本上他...

閱讀詳情 »

有件事很重要,希望你能理解,所謂人生必經歷程「生老病死」四階段,其中生、老、死無可避免一定會發生,不過,受病痛折磨這個步驟,卻能跳過。洛桑加參醫師出版《快樂醫學:藏傳身心靈預防醫學書》(時報出版)一書提到,生病不是必然,痛苦也能免除,只要你願意開啟智慧去觀察、去學習、去處理、去升級。當你寫完功課、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晚間10點01分發佈新聞稿,證實國內新增3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尚未取號),此為擴大採檢桃園機場清潔外包人員,於今日晚間檢驗陽性。 稍早之前,有媒體報導指出,原指揮中心下午例行記者會公布國內今日新增1名本土確診,之後沒多久,於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