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醫師的口袋黑名單:這些「致癌食物」最好別再碰!「酒精、鹹魚」竟然都中標!?

作者:周祥

 

原文標題:身邊有太多致癌物,稍不注意就吃了進去?別慌,送你一份「黑名單」 

 

吃燒烤可能致癌,吃醃菜可能致癌,吃鹹魚也可能致癌……大家可能已經把這些當常識記住了。

 

但不一定知道的是,吃沒烤焦的豬牛羊肉也可能致癌,喝太燙的茶飲也可能致癌,甚至連熬夜都致癌!

 

丁當今天請腫瘤科的周祥醫生,給大家介紹下這份你不一定知道的致癌物「黑名單」。

 

 

 

一個東西是不是致癌,是要看實驗分析、流行病學等相關證據的,不能亂說。

 

目前最為權威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會按照從強到弱,分出 1 類、2A 類、2B 類(別笑)、3 類和 4 類致癌物。

 

1 類:致癌性明確,有強有力的證據。

 

2A 類:對人類致癌證據還比較少,但有較強的證據顯示對人體有相似的致癌機制。

 

2B 類:致癌可能性比較低,致癌機制證據還比較少。

 

經常被提到的茶、咖啡和膽固醇,屬於 3 類,「明確對人體不致癌」,一點兒都不需要擔心,更不用提 4 類了。至於「牛奶致癌」的說法,更加只是謠言了。

 

大家需要重點記住的,是 1 類和 2A 類致癌物。

 

1 類:明確有致癌作用

醫師的口袋黑名單:這些「致癌食物」最好別再碰!「酒精 鹹魚」竟然都中標!?

 

 

酒精: 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肝癌、絕經期後乳腺癌

酒精在人體內的致癌作用,可以說是全面開花。

 

有一研究表明,跟不喝酒的人相比,大量喝酒的人(每天喝酒大於 3 次),更容易得上消化道/呼吸道癌症、肺癌、女性乳腺癌、結直腸腫瘤和黑色素瘤。

 

同樣還有研究表明,飲酒除了和以上癌症相關外,還有鼻咽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所以說酒精的致癌性,這個魔鬼身影在人體內各大系統的影響無處不在。

 

加工肉 :結直腸癌、胰腺癌、胃癌

加工肉,也就是經過熏制、醃製、風乾等方式處理的肉類,包括肉乾、火腿、肉罐頭、臘肉臘魚等。

 

有充分證據表明,食用加工肉製品會導致結腸癌;每天吃 50 克的加工肉製品,患結腸癌的風險會增加 18%。

 

醫師的口袋黑名單:這些「致癌食物」最好別再碰!「酒精 鹹魚」竟然都中標!?

 

 

中式鹹魚 :鼻咽癌

通過醃製和暴曬,經過高濃度的鹽醃製而脫水的鹹魚,在加工過程中,會產生一種致癌物質「亞硝基化合物」,在體外實驗中已經被證實致癌。

 

黃麴黴素 :肝癌、腎癌

最常見的,就是被黃麴黴污染過的花生玉米。另外,一些使用花生原料的加工食品 (比如花生醬),也可能因為原料發霉而有致癌性。因此,一定要選擇可靠廠家的產品。

 

還有香煙煙草可能導致肺癌,吃鹽太多可能導致胃癌,吃檳榔太多可能導致口腔癌 ,這些都屬於 1 類致癌的飲食習慣。

 

「防癌」的基本宗旨就是儘量避免。特別是酒精、香煙和檳榔對身體的傷害,可不僅僅是致癌性這麼簡單。

 

2A 類:致癌可能性較高

紅肉 :結直腸癌、胰腺癌、胃癌

就是咱們平常吃的多數「四條腿」動物的肉,比如牛、羊、豬肉,雖然熟了以後變暗,但它們在生的狀態下顏色發紅。

 

是不是有點難以置信?當初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提出來時,也曾經引起軒然大波,但真的是被證實了。

 

飲食過燙 :口腔癌、咽癌、食管癌

經常食用超過 65 ℃ 的食物,比如吃火鍋、喝熱茶、吃剛出爐滾燙的包子……這些「趁熱吃」的壞習慣,都容易誘發食管癌。

 

食管粘膜在高溫下反覆損傷,長期反覆的刺激食管粘膜易引起癌變。

 

醫師的口袋黑名單:這些「致癌食物」最好別再碰!「酒精 鹹魚」竟然都中標!?

 

 

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體內特定條件下) :食管癌、肝癌

鹹菜和醃製品裡面可能含有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本身不致癌,但過量的亞硝酸鹽有可能在身體里產生真正致癌的「亞硝胺」,有可能誘發肝癌和食道癌等。

 

油炸、烘焙、燒烤食物 也可能與致癌相關。

 

而 最令人驚訝的是,通宵熬夜也已經列入 2A 級別了。

 

看過這些,你可能會說,我們家的誰誰誰,吃了幾十年的啥啥啥,也好好的沒得癌症呀!

 

嗯,丁當認為,你說的對。

 

「致癌性」不等於一定會得癌

並不是說,這些東西稍微吃一點點就會得癌,偶爾吃一次過過嘴癮,沒必要焦慮恐慌。

 

畢竟,離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其實,癌症的發生,通常是多種致癌因素長期積累的結果,並不是簡簡單單的「吃了啥啥啥就會得癌」。

 

而且, 癌症的發生,往往是多種致癌因素長期積累的結果,一個人會不會得癌,也跟他的遺傳基因特點有關係。所謂「防癌」,就是要降低致癌風險、減少癌症發生的可能性。

 

同樣道理,也沒有任何單一食物,多吃了就一定能不得癌。

 

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防癌方法!

 

 

  

責任編輯:海刃

圖片來源: 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轉載請註明來源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如在其他微信公眾號,或丁香醫生公眾號入駐的內容平台(包括但不限於知乎、今日頭條、QQ 公眾平台、天天快報、淘寶頭條)看到本平台授權的文章,請郵件聯繫 [email protected] 授權轉載,不可直接二次轉載。

 

丁香醫生是中國最大的醫學網站丁香園旗下的健康管理平台。這裡除了有專業醫生寫給你的健康科普,還有中文互聯網最值得信賴的健康和醫療信息數據庫,你還可以通過丁香醫生旗下的在線醫療咨詢服務平台「來問醫生」在線向醫生提問。

 

醫師的口袋黑名單:這些「致癌食物」最好別再碰!「酒精 鹹魚」竟然都中標!?

相關推薦

現代女性在快節奏的生活壓力下,常感到身心俱疲!尤其是,家庭、事業兩頭燒的職業婦女,更是經常壓力大到要崩潰。中醫師表示,近來門診就發現,有不少40歲出頭的女性,因飽受膝關節、肌肉痠痛所苦,頻繁往返骨科、復健科,卻都只能暫時緩解,一陣子後又再復發。其實,上述症狀都與早發性更年期有關! 膝蓋、關節痛?原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根據國內一項針對台灣營養健康狀況變遷所做的連續3次普查,發現從1993到2014年,國人肥胖嚴重度不斷上升,「肥胖+體重過重」比例自33.2%增加到43.4%;「肥胖」從11.7%增加至22.1%;「病態肥胖」則從0.4%上升為1.4%。而國人10大死因中,就有8項與肥胖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萬博超報導】當傷口不如預期癒合時,可別大意,嚴重時可演變為大病症!日前有名55歲男性,在工地監工時,左腳掌不小心被鐵釘刺傷,立即就醫施打破傷疫苗,並包紮處理。事後傷口雖恢復良好,但10天後,原本癒合的部位卻開始出現紅腫熱痛,且赴門診口服抗生素仍未好轉,隨即住院接受抗生素與手術清瘡治...

閱讀詳情 »

累過頭、免疫力下降,小心帶狀皰疹上身!帶狀皰疹也就是俗稱的「皮蛇」,由於發作時疼痛無比、如火狂燒,因而有「百痛之王」的稱號。而坊間流傳著「皮蛇繞一圈就會死」,讓人一聽到就怕,許多患者因此而急忙尋求民俗療法來「斬蛇」。究竟皮蛇的真面目是什麼?真如傳聞所說那麼可怕嗎?是否有哪些部位長皮蛇,需要特別小心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