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醫護人員竟然重複使用繃帶!家屬氣得向媒體投訴!但是真相竟然是…看完你一定會長嘆一口氣!

醫護人員竟然重複使用繃帶!家屬氣得向媒體投訴!但是真相竟然是…看完你一定會長嘆一口氣!
臉書「爆肝護士的玩樂記事」貼出好幾篇文,強調「別再傷醫護人員的心了,醫病關係不該如此惡化」。

一直在全力救治傷患的醫護人員,因為專業沒有受到足夠的尊重和信任,導致院長打電話來詢問,讓他們都很難過,心全都碎了。
醫護人員竟然重複使用繃帶!家屬氣得向媒體投訴!但是真相竟然是…看完你一定會長嘆一口氣!
其中一篇文寫道:

「同事傳訊息表示家屬今天說『這是政府欠他們…國家欠他們…』」

還說:

「拜託媒體朋友不要再強烈關注這些家屬了,已經讓照顧的護理人員倍感壓力,連上多天照顧燒傷的同事已經上到流淚,還承受這些莫名的壓力。」

可以看得出來醫護人員壓力真的很大,很辛苦,請體諒他們,相信他們的專業。

同時也有一段趣事:

「話說今天抽藥抽到一半,家屬跑來拍姐的肩膀說:「我爸在靠夭!」

姐:「蛤?」

家屬:「我爸肚子餓啦~」

哈哈哈哈,你們的可愛也太溫暖了吧!」



另外一篇文則說:

「面對一些不公平的報導及家屬無理的指控,幾天下來大家其實真的都已經身心俱疲」

「醫療人員真的很傻,每個人要的不多,只要臨床上家屬的一句謝謝,就開心了一個晚上」

「醫生都全心全力的投入了,護理人員更是銷假、自願加班的留下來協助下一班換藥,更多的離職同事想回來協助站在崗位的護理師度過這一次的難關」

「但這群熱情的離職同事卻又為大家心裡灌注了一股暖流,而大量正向鼓勵支持醫護人員的上千留言更讓本來只是想沉澱心情滑滑手機的傷心同事又黏回破碎的玻璃心,繼續默默的工作互相打氣加油」



還有文章中還提到,有一位整型外科的醫生,看到傷患的彈性繃帶幾乎沒有沾到滲出的液體,判斷可以再次使用,以免浪費醫療資源。

傷患家屬卻向記者投訴。

沒多久院長來打了電話來詢問,不僅干擾正在工作的醫護人員,也把他們的玻璃心都打碎了。

文中還強調,花在傷患上的敷料要價都上萬元,沒有任何醫護人員和家屬計較,承受健保踢退罰100倍的風險,「需要就給」。

在這所有資源都很吃緊的時候,一塊洗一洗就能再使用的彈性繃帶,家屬卻要打電話投訴,真的很傷醫護人員的心。

他們的專業得不到家屬的信任和尊重。

還有加護病房現在一位難求,卻還有家屬要挑床位。

這些行為把醫護人員好不容易燃起的熱血,全部澆熄。

發文者明白,做父母的看到病床上全身包紮、插管維持生命的孩子,一定比誰都焦急。

但是醫病關係的基礎是互信,家屬既然來到醫院,就應該相信專業。

不要花多餘的時間在質疑醫謢人員的專業,要和醫謢人員站在同一陣線,一起幫傷患度過難關。



「雖然醫護人員外表看似堅強,但每個人都藏了一顆玻璃心,不要輕易的讓我們心碎,更別讓好不容易燃起的熱情被澆熄,目前醫療環境已經因為醫病關係的惡化,造成五大皆空醫療人力不足的窘境。這一次的塵爆意外是一個可能改變醫病關係的契機,請相信醫療人員,給醫療人員空間發揮專業幫助患者走出這一段難熬的時期,好嗎?」

請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提醒大家要相信眼前醫護人員的專業,並體諒他們的辛勞!

VIA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動不動就眩暈,可得當心背後有更大的健康地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就收治一名36歲女性,時常眩暈,每次發作時間只有短短數分鐘,但卻合併有動暈症狀以及右側聽損,且症狀越來越多,甚至尿失禁,緊急安排腦部電腦斷層,才發現是腦部右側顳葉的腫瘤導致腦室及腦幹壓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

閱讀詳情 »

▲骨轉移、腸阻塞等癌症病人,常因頻繁發作的突發性癌症疼痛,不敢出院如同在坐「疼痛監」。(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程子奕/高雄報導 想回家、卻不敢回家,是不少經歷癌症轉移狀況的癌症病人,心中共同的苦,儘管腫瘤本身可能控制得宜,但是因為頻繁發作的突發性癌症疼痛,想著醫院裡有針劑嗎啡能快...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天國內新增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境外移入確診,下午2時將召開臨時記者會,由發言人莊人祥親自說明最新疫情狀況。指揮中心10日統計,國內累計113,526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1,369例排除),其中724例確診,分別為632例境外移入...

閱讀詳情 »

冬天氣溫低,除了留意心血管疾病問題外,腎臟病患也不宜大意!尤其冬天容易暴飲暴食,大啖美食加上飲水不足,容易加重腎臟負擔,而冬天早晚溫差大,若身體一直處在寒冷的狀態也會加重腎臟運作負擔;此外,若有憋尿習慣也可能造成腎功能低下,提醒民眾應提高警覺,別輕忽腎臟保健的重要性! 冬天易傷腎的不良行為包括: 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