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鍛煉要均衡運動應交替

鍛煉要均衡運動應交替

目前我國老年人口逐年增多,老年人健身運動亦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在衰老的過程中,人體多種生理機能逐漸減退,進行適宜的運動不僅能夠延緩這種減退,而且還能改善各種生理機能。但是目前對老年人缺乏相應的運動指導,從而導致老年人參與的運動相對較為單一,其實除了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之外,可以根據老年人的生理解剖特點,適合進行適量的肌肉力量運動、平衡能力鍛煉和柔韌性的運動。使各種運動鍛煉形式交替進行,促進人體各系統生理機能交替進行鍛煉,有利於維持機體健康。

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的交替 

交替運動可以選擇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交替鍛煉的方法。通過步行、慢跑、跳舞等低強度有氧運動,可以發展老年人的肌肉耐力及呼吸、循環系統的工作能力。為調節長時間的耐力鍛煉,老年人可以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選擇一些無氧鍛煉的形式,如小負荷的啞鈴、以及承受自身體重的力量鍛煉,從而發展肌肉力量,改善肌肉質量,延緩肌力下降,且適宜的力量對刺激成骨細胞的活性、保存骨量,防止骨質疏鬆有幫助。

不同運動形式的交替

不同運動形式的交替,可以先慢步、再騎車或游泳的方式進行交替運動,跑步主要是腿部後側肌群的活動;游泳是手臂、上背與肩部的活動;而騎車則屬於腿部前側肌群的活動。通過不同骨骼肌交替運動,則可使上下肢得到均衡鍛煉,同時避免局部肌肉過度疲勞的發生。

不同體位的交替

可以考慮自己的體位不同,做到左右交替、上下交替和前後交替,使整個機體得到全面、均衡的鍛煉。左右交替也即要求人們右側肢體和左側肢體進行交替運動。如平時習慣用左手、左腿者,不妨多活動右手、右腿;相反,平時慣用右手、右腿者,不妨多活動左手、左腿。“左右交替”活動不僅使左右肢體得以“全面發展”,而且還使大腦左右兩半球也得以“全面發展”。上下交替也即上下肢交替運動,人們由於直立而形成的手足分工,無疑是一種進步,但也帶來了消極作用。雙足的精巧動作機能退化,支配雙足的大腦皮層機能也退化,人的機動性、靈活性、敏捷性及對外界反應隨之降低。因此,除堅持活動上肢外,特別是要經常活動一下腳趾,還可酌情做一些倒立動作,這樣可以增強人的機敏性,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另外,前後交替也應提倡,向前行走在人的大腦皮層已形成“定勢”。要盡力改變這一“定勢”,每天做些向後退的動作。這不僅使人的下肢關節靈活,思維敏捷,還可以防治某些腰腿痛,避免老年人下肢動作不靈,行走不穩。

體腦交替運動

除上述的運動之外,運動也可以選擇體腦交替。間歇之餘,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看書、寫作、下棋等腦力鍛煉。這樣不僅可以增強體力,而且還可以使腦力不衰。

  由於交替運動不是長期做同—種運動,因而不會覺得厭倦,可以使你保持較長久的興趣,有利於身心健康。總之,交替運動相對與單一運動形式,可以完成較多的運動量,且不易疲勞,更有利於促進健康。(史仍飛)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本土疫情擴散台灣全島,離島地區陸續出現零星個案,今(3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台灣飛往離島5間機場,全數設立篩檢站,現場有症狀都不可登機,14天內有症狀須在現場配合快篩。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為避免疫情散播與確保飛機防疫安全,同意交通部民航局所屬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郭台銘(永齡基金會)與佛光山等多個民間單位,都表達願意購買國際新冠疫苗入台意願,今(3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證實,已有6間單位提出書面資料,指揮中心已有3位官員,與佛光山代表曾會面交換意見。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包含發言人莊人祥與衛福部次長薛瑞元,已經和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根據目前最新1項研究表示,透過就寢時聽音樂來放鬆心情,也許可以幫助因為失眠而痛苦的老年人。位於台灣台南的國立成功大學護理系副教授陳嬿今表示,研究發現音樂療法對於患有睡眠障礙的老年人有改善的效果,研究在線上發表並刊登在《美國老年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你是否曾在皮膚下方摸到1團不會痛的腫塊,假使指頭出點力壓壓看時,會有些許移動。而且,甚至你可能發現不只1顆這樣的腫塊?到診所就診後,醫師告訴你說:「這是脂肪瘤。」那脂肪瘤到底要不要緊?外科專科醫師白映俞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 脂肪瘤的特色 ▸特色1:脂肪瘤可以長在身體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